道德认知模式的特征-道德认知模式是什么

道德认知模式是指个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时,通过一定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进程,从而构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和行动准则。这类模式可以分为理性主义模型、经验主义模型和混合模型等不同类型。

理性主义模型强调逻辑推理和事实判断,认为道德决策应基于理性的分析和评估,寻求最公道的解决方案。经验主义模型则强调个人经验和情境判断,认为道德决策应根据个人的经验和当前的情境来做出。

混合模型则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模型结合起来,认为道德决策需要综合斟酌逻辑推理和实际经验,和伦理原则和社会规范等因素。

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什么

道德认知。

德育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1.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

皮亚杰:提出者;主要贡献:理论建设。

科尔伯格:进一步的深化;主要贡献: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2.主要主张: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3.特征:

(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做出道德推理,并付诸行为。同成人一样,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有组织的思维方式,所以,道德教育不是灌输或强制,正确的方法是将儿童看成“道德哲学家”,尊重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

(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过程中互动的结果。道德教育重在创造一种民主气氛让学生关心道德问题,并就面临的道德冲突进行讨论。

(3)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