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程序教学包括什么原则

程序教学的原则通常包括:
1、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 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 创造一个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 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馈,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程序教学原则
程序教学原则:低错误率原则、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即时强化原则。
低错误率原则,程序教学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教学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
自定步调原则,传统班级教学法使学习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又跟不上,致使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显然,这不是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很多小单元,两个小单元或小步子之间是前后连贯的、知识相连的,推进的幅度是很小的,因此学习起来难度相差较小,所以学习者容易成功,从而获得自我效能感。而学生学习效果显现,信心提升,对下一步的学习也有兴趣。
即时反馈原则,为了保证实际成效和持续推进,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及时检测、诊断与评价。检测的结果就是反馈的信息。反馈就是诊断错误、解决问题、评价优劣,使学生始终对自己的学习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能在纠错的道路上前进。
积极反应原则,一个程序教学过程,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怎样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呢这就要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加强外在的诱因刺激。
程序教学的五个原则如下:
1、小步子原则:小步子实际上就是我在“橡皮筋理论”里提到的循序渐进。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每个学习单位的内容都是孩子能够轻松掌握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得到表扬的机会也会增多。
2、积极反应原则:我在前面提到了听课为何是低效的。这种低效,除了鱼牛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老师为了课程进度,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往往自顾自的讲授,许多问题都是老师自问自答的假提问,学生很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会让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受伤。
3、即时强化原则:电子游戏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孩子完成一个任务,立刻就会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是一句赞美的话,或者是一个虚拟奖品,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食物,不仅当时学习的兴致高,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上瘾,爱上这项学习,就像老鼠对触碰横杆上瘾,人们对玩游戏上瘾一样。
按照脑科学家的研究,奖励和肯定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分泌出多巴胺物质,这会让人感到兴奋,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上瘾的根源所在。
4、自定步调原则:这也涉及到了我在橡皮筋理论里提到的量体裁衣,循序渐进。
5、低错误率原则:错误的行为往往导致惩罚,而惩罚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帮助不大。我们看看上文的例子就清楚了,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太多,这种批评一方面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也没法让孩子学到正确的东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