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课程思想-罗杰斯是什么课程流派

罗杰斯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开创人,他创建了“人本主义”这一课程流派。人本主义强调个体中心、自由和自我实现,并认为人的本质是仁慈的,只有通过理解和接纳自己,才能实现真实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人本主义课程中,教师通常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反思自己的行动和想法,并提供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帮助他们发现和实现自己的潜力。
罗杰斯是认知行为治疗流派的代表人物
罗杰斯是认知行为治疗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正确的。
人物简介: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主要贡献:
1、开辟了心理治疗的新方法
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这是在心理治疗领域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重要理论。他对人的本质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张人有选择的自由,高扬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批驳了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生物决定论;其方法较简便易行。
2、发展了人格理论
罗杰斯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西方重要的人格理论家之一,他强调人格的完整性,强调人格中自我的作用,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因此对自我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杰斯的学术体系:
1、人格的自我理论
关于自我的理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的心理治疗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罗杰斯认为,个体是完整的有机体的存在,是一切体验的发源地,且在自我实现倾向的驱使下成长与发展,其结果就是“自我”、“自我概念”的发展、扩充及实现。
2、心理治疗理论
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代表着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趋向。即如果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最佳的心理环境或心理氛围,他们就会倾其所能,最大限度地去进行自我理解,改变他们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3、教育观
罗杰斯把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扩展到了心理治疗领域之外,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