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理论有哪些缺点-罗杰斯的理论有哪些

罗杰斯的理论主要包括:存在主义心理学、自由心理学、人际关系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等。其中,存在主义心理学是罗杰斯初期的重要理论,强调人对生活和存在的自觉性;自由心理学则关注个体如何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自我实现的关键;自我实现理论则指明了人发展的终究目标是实现自我。
约翰·罗杰斯·希尔勒的五论点
他从理论上证明了一个社会环境中的集体目的性。提出五个论点:
1、集体目的性的活动是存在的,它与不是个人目的性活动的总和不是一回事。
2、集体目的不能被简化为个人目的。
3、上述两个论点有两个限制:
A、一个社会只是由其个人组成的,一个社会没有独立的团体意识或团体知觉;
B、个人或团体的目的性与个人信仰的真实性无关。
为了满足这些论点,他发明了一种描写集体目的性的方式来将集体目的性与个人目的性联系起来,而同时又将两者区分开来。其结果是个人目的性可以构成集体目的性。要构成一个集体目的性,一个人必须知道别人可以参加他的目的性,因此:
4、集体目的性的前提是对他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背景了解:他人能够参加集体运动。
将这些论点集中在一起我们获得:
5、目的性理论加上上述的背景可以解释集体目的性。
他将他对目的性的分析运用到社会构造上。他的兴趣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定方面是怎样成为利用这些方面人共同的目的性的。比如一张五元钱的纸币只是凭集体目的性才成为一张五元钱的纸币的[缺乏这个集体目的性,比如在另一个国家(地区)中,这张纸币仅是一张印有花纹的纸而已]。只有因为社会中所有的人都认为它值五元钱,它才能够完成它的贸易作用。这与政府是否支持它的价值无关(假如大家都不信任它的价值,那么即使政府强制,它依然不会获得它的价值,这是为什么会出现黑市价的原因)。这样的社会构造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使用的语言、我们对我们私有财产的拥有以及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都根本地建立在这样的目的性上。
他对社会构造的研究成果与其他不认同有这样的与意识无关的事实的论点非常不同。他认为我们所称的真理是一种社会构造。
他的主要著作有:《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自由学习》、《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罗杰斯著作精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