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的大学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大学中庸和什么

"大学中庸"是指古代中国儒家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把个人的修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寻求一种平和、中庸的生活态度。因此,“指的是大学中庸”这个关键词可以理解为询问“甚么是大学中庸的核心思想或目标”。
四书指什么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学子首要研习之书。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及其注释包涵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长达一千八百年之久。南宋后,四书成为官学教材和科举指定书目,对古代文教产生了极大影响。四书中所含文章,实则八篇。其中,《论语》记载孔子及其主要门弟子的言行,《孟子》记述孟子言论。
四书地位
《四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
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核心价值,《四书》的主要内容,又通过私塾乡校、教书先生,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从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影响世道人心。
四书五经的名字最早见于南宋,是由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与五经进行整理合并而成的。所谓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部,这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的基本教材。
所谓《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经典的合称。先秦时期的孔门教材本是六经,但其中的《乐经》失传,所以只剩下五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