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的女儿叫什么-国公的女儿是什么职位

“国公的女儿”在古代封建社会中通常被称为公主,是皇帝的直系亲属,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可以说国公的女儿是一种非常尊贵的地位和身份。
国公的女儿被称为什么
国公的女儿都称格格。
“国公”这一爵位始于北周,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北周国公居于郡公、县公之上。按唐制,郡王与国公并为从一品。自隋唐至元明,基本不变。
国公的儿子,如是嫡长,通常可以上奏朝廷,封为世子。其余子嗣无爵位则按排行,在唐宋称为“x郎”,明清则称“x少爷”或“x公子”。
国公的未嫁女通常没有爵位,亦因时代不同,按照排行称为“x娘”“x姑娘”“x小姐”。
格格的称呼
在清朝,“格格”有时候也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例如康熙年间,内务府的报告中有称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曾抚养康熙帝)为“苏麻喇额涅(母亲)格格”。
无正式封号的贵族之女可称格格。《清稗类钞》称:“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处子为多。若其长女,未得正式之封号者亦罕。”
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位在侧福晋、庶福晋之下。《清史稿》记载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
顺治十七年时,顺治将格格划分为五等。第一等叫郡主,第二等叫县主,第三等叫郡君,第四等叫县君,而这第五等就是什么国公的女儿,都称为格格,一律不入品阶。其实早在顺治之前,还没这个规矩,但自从皇太极接受了皇位,便把汉人的这套规矩,搬到了自己用,之前的格格,也都改为公主,而到了顺治年间,公主更是被封为三六九等,按照其出身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品阶。
在后金的初年,也就是努尔哈赤刚刚刚在东北地区建立女真政权的那段时间,皇室的内部统一把贝勒爷的女儿叫格格,所有贝勒包括皇帝的女儿都统一叫格格。而到了皇太极接受了皇位后,首先就改了国号,从金改成了清,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笼络汉人。
除此之外,皇帝还聪慧的把明朝汉人的那套礼仪规矩搬到了自己家人身上,所有皇亲国戚的女儿不能再叫格格,开始按照各自的官阶出身,分为三六九等。首先,皇帝正统家的女儿,就叫公主,其他王宫贵族的女儿就叫格格。而在这公主里面也有差别,皇后亲生嫡出的就叫固伦公主,其他妃子生的女儿就叫和硕公主。
后来到了顺治十七年了,连格格也开始分层了起来,不同阶层的格格叫法,品阶都不一样了。首先亲王之女,就叫和硕格格,又名郡主。然后就是世子或郡主的女儿,就叫多罗格格,也叫县主,这第三等就是贝勒的女儿,也叫多罗格格,别名郡君,这第四等就是贝子的女儿,也称固山格格,也可以称为县君,最后这第五等就是什么国公的女儿,统称为格格,没有品阶,在格格里身份最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5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