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岗位算是公务员编制-什么岗位算是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这些人员通常需要通过考试提拔,并依照相干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具体而言,以下岗位通常被视为公务员:

1、 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例如财政局、税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2、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例如警察、检察官、法官等。

3、 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例如教育局、学校等。

4、 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例如卫生局、医院等。

5. 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例如社保局、福利院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内容岗位常常被称为“公务员”,但并不是所有在此岗位工作的人都是公务员。由于一些机构或组织也可能有类似的岗位名称,但在性质上与公务员不同。

什么是公务员岗位?

通俗来讲,公务员岗位就是指的党政机关,而党政机关又包括党委机关和政府部门。再加上扩大回来的人大、政协机关,群团机关,法院、检察院,还有垂直管理的税务局、生态环境局等,都是公务员单位。严格来讲,《公务员法》规范管理的单位包括以下六类:

1、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真正由《公务员法》调节管理的机关,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单位”。公务员的定义,就是指“负责统筹相关管理经济以及社会秩序的人员,要维护国家法律,同时贯彻落实相关义务”。而承担这些职能的,就是政府部门,党委、人大、政协、群团等机关,只是领导或者辅助政府部门发挥职能。政府部门中的公务员单位包括政府办公室、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教育局、卫健局、医保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司法局、公安局、统计局、审计局等部门,从县区一级到省一级,分别按规模设置25个—40个左右的政府部门。

2、党委机关:党委机关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但习惯上,党委机关就是公务员机关,尤其是为了和参公事业单位区分,不再强调其参公管理的性质。党委机关一般包括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统战部、纪委、巡察办、编办、机关工委、信访局等,从县区到省直,设置10个—20个左右的党委机关。

3、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和党委机关一样,同样是参照管理,但现在也是不再强调其参公管理的性质,直接认为是公务员机关。

4、群团机关:各地群团机关,主要包括团委、妇联、工会,各地设置为群团机关,公务员岗位。群团共有28个,基本上设置为机关的,也就这三个,省市以上多一些,但都不统一。有的县区行政编制不足,工青妇还有被设置为参公事业单位的。群团机关和党委机关一样,还是参公管理。

5、垂直管理部门:主要包括法院、检察院、生态环境局、税务局等。和政府部门一样,是公务员单位。

6、参公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中,主要或者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虽然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其身份参公,工资待遇和公务员一样,也可以在公务员岗位调任,和公务员没有什么区别。现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确定能保留参公属性的,也就只有行政执法队了。其他原来已经取得参公资格的事业单位,由于行政职能在机构改革中,被划转到相应的政府部门,已经没有参公的依据了,改革是迟早的事。中央现在保留参公的事业单位,也只有党校、党史办、老龄办、证监会、银监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