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源什么意思-脉源是什么时候

脉源是公元207年的时候出现的,由张角创建。
中医:为何说胃气是脉气的根本?
胃气及其与之相关的饮食营养,对人的生命与 健康 至关重要,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古代医家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即十分重视通过望面色、察舌苔、问饮食、诊脉象等方法来判断胃气的盛衰有无。
《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说:“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由此可见,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是历代医家凸现与重视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的根本依据。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李东垣提出“人以胃气为本”,并指出:“胃气者,谷气也,营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即 胃气的受纳腐熟功能是人体营卫等气赖以产生的基础,绝不能由此得出所谓广义的胃气即人之正气的结论。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论脾胃》说:“胃气之关于人者,无所不至,即脏腑、声色、脉候、形体,无不皆有胃气。胃气若失,便是凶候。”这里虽然不免有类比联想的成分,即根据胃气、饮食营养与生命机能之间的联系,而将显示生命机能旺盛的征象认为是有胃气,而显示生命机能衰退的征象为少胃气或无胃气。但多数情况下,胃气与其外在征象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关于脉以胃气为本观念的形成,一般认为其有四个方面:
一是脉气根源于五脏六腑,而五脏功能活动依赖于胃气;
二是脉中血气源于水谷之气,而且源于水谷的宗气又促进血行脉中;
三是肺气附于胃气,推动脉气运行;
四是胃气运脏真之气于脉中。
其实对脉以胃气为本的问题,《黄帝内经》本身已有较为明确的论述。首先,《黄帝内经》不仅认为脉中气血源自于胃,如《灵枢·玉版》所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灵枢·五味》亦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察气于胃……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并 在胃为气血之源头的生理学认识基础上,构筑起以胃为中心的循环体系,即中医经络学说体系的循环模式:气血的运行起始于手太阴肺之脉,而手太阴之脉并不起始于肺,而是“起于中焦”。经过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相互衔接所构成的循环圈后,复归之于肺。
在以上这个理论构想中,设想心脏与脉搏搏动的动力来源在胃,是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获得的力。如《灵枢·动输》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更明确地指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隔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位于“左乳下”、“其动应衣”的心尖搏动,被解释成为“胃之大络”的跳动。因而虽然在五行配属上为“心主血脉”,但在实际的病理学解释上常可看到与胃的密切关联。
大概正由于此,《素问·玉机真藏论》则指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因此形成了脉以胃气为本的观念。有趣的是早些年有学者通过寸口、人迎、跗阳处血流能量、供氧能力、调整能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分析,认为脉之“胃气”是血流满足全身需要,使代谢活动得以维持的能力。可见脉以胃气为本观念的形成,是源自于对胃为气血生成之源及其循环中心的认识,并认为胃气是心脏与脉搏搏动的动力来源。
《黄帝内经》对切脉与胃气的关系论述甚详,《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并提出以胃气的多少有无作为判断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标准。 关于脉有胃气的征象,《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灵枢·终始》则认为:“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清代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则明确提出:“脉以胃气为本,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中国什么诞生于西工大
早上五点到七点是大肠工作的时间。
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扩展资料
经络与时辰:
1、胆经子时(23:00-1:00)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在这时段里人体精华将随着血液的循环,全力的来支援肝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让肝脏于最巅峰状态下制造胆汁贮存于胆囊备用。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2、肝经丑时(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肺经寅时(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4、大肠经卯时(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5、胃经辰时(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人在7:00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
6、脾经巳时(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7、心经午时(11:00-13:00)
此时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中午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擞 。心经此时保养表情舒服,适当休息或午睡。
8、小肠经未时(13:00-15:00)
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9、膀胱经申时(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骈枝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轮回,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证。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当多喝水。
10、肾经酉时(17:00-19:00)
此时肾经最旺,“肾藏于生殖之精,肾为天赋和五脏六腑之精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步入储藏精华的阶段。肾经适合休息。
11、心包经戌时(19:00-21:00)
此时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是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行旺,可断根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无缺状况。
心包经旺时宜随便走走,这时心脑颅神经器官系统最活跃,心脏欠好的人最好这时候敲心包经,成效最佳。
12、三焦经亥时(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深度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板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即亥时困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络
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于西工大。
扩展资料
西北工业大学由西北工学院和原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成立;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脉源三支:
1、西北工学院: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
2、华东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
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在哈尔滨组建。
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
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5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