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实质与什么有关系-知识的实质与什么有关

知识的实质是指知识的本质、特性或内在属性。它与知识的情势、来源、利用和与其他知识的关系等都有关。知识的本质与知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紧密相连,也是人们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基础。

如何理解知识

知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的存在形式

感性知识一般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获得,是对活动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对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语概括

理性知识一般通过人们的思维活动间接获得,是对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借助于某种方法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议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1、非人为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要有内在联系并具有客观性,例如,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三角形的概念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再如,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现在学习新命题“四边形内角之和等于360°”,他们可以推导出任何四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那么四边形内角之和当然为360°,这种联系是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凡类似这种联系,都是非人为的联系。

2、实质性的联系。其是指非字面的联系,如“马铃薯”和“土豆”,二者之间名字虽然不同,但是二者实质上指的是同一个物体,这就属于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也是具有一定的条件。我们可以分为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客观方面强调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主观方面一是强调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二是强调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