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工作语言区都有哪些-蒙氏工作语言有哪些
蒙氏工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它将平常生活中的事物、活动和概念用图象和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蒙氏工作语言包括:物体名称、活动名称、时间名称、数字名称等。
幼儿蒙氏教育语言规范
蒙台梭利博士说过“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改变从语言开始,学习使用规范化语言,让孩子真正在一个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家长是幼儿第一任老师,家园语言更一致,幼儿成长更顺利。建中幼儿园将每周推出语言规范分享,希望家长在家也运用起来!
第五课:这是你自己选的
语言内涵
当一个人做出一种选择的同时意味着他可能要发放弃另一种选择,这就是“机会成本”。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使用场景
(一)体育分组活动时,小朋友们被分成2组,规则是一旦选择了其中一组后,在一个游戏未结束前不可以换组。一个孩子中途想去别的组,老师拒绝他,他开始发脾气、哭闹。
教师:“这是你自己选择的,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二)线上活动时,老师说可以从两本故事书中选择一本来讲,请小朋友们做出选择,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讲哪一本。大多数小朋友举手选择了A, 老师同意讲A故事。开讲3页后有小朋友后悔了,要求老师换故事。
教师:“这是你们自己选择的,你们选了A就要接受A. 你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应用提示
这是你自己选的”和“这是你拒绝的”,都是在描述承担责任。当我们有了选择的自由的时候,就一定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我做主-我负责-我承担,这本应当是界限很清晰的一个闭环系统,但是很多家长、教师却把它给模糊了,轻易越过了我们和儿童之间的界限,代替他们去承担,自以为是为他们好、是爱护他们,其实,恰恰相反。就拿吃饭来说,吃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本来就应该是孩子自已的事,但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老师们,把这个事情包揽了过来,把吃饭从孩子的事情,变成了大人的事,于是我们容易上火、想方设法去引诱孩子吃饭,生怕他饿着,而孩子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反正是你们的事,与我无关。其结果自然是注定的:越来越多的挑食、不好好吃饭、营养不良的孩子,这不是孩子造成的,是成人。
在博苑的班级中,午餐时分,孩子们自己打饭取餐,吃多少自己决定,要不要加餐自己决定,一开始家长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吃得少,其结果刚好相反,我们对比了老师分配和自己取餐前后,孩子们的饭量反而增加了。
所以,给予孩子自由,告诉他们自己应该承担的结果,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和判断,无论一开始是否正确,但最终都会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这一思考和判断的过程,就是他最为宝贵的成长的过程。
蒙氏教育认为蒙氏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越“无为”越好,这话怎么理解呢?就是尽量少去干涉孩子的自由活动。如果全班的孩子,每一个人都在玩自己喜欢的教具或游戏,没有人去无端地打扰别人,即使这个教室里不是那么安静,甚至有些吵闹(如有的孩子在唱歌),老师都不必去管他们,当然,老师得从旁观察。
这个老师的“无为”理论体现最深的就是蒙氏教育的“三步教学法”。下面举例说明。
当孩子到了学习语言的时候,家长或老师有义务教给他们正确的语言(或名称),以便让他们把感觉和语言联系起来(在蒙氏教育中,教语言是在孩子们熟悉了感官训练之后的工作)。譬如:摸到盛了热水的杯子,教给他“热”这个语言。其他的感官认识如视觉方面:看到的物体是“粗的”还是“细的”、“大的”还是“小的”、“长方形的”还是“三角形的”;触觉方面:摸到的物体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水是“热的”还是“凉的”;味觉方面:酸甜苦辣咸等等,无穷无尽。
以“粗的”、“细的”为例:教具还是那套长短一样,但粗细不等的圆柱体。老师把这些圆柱体一排溜摆在桌子上,从粗到细排列。
老师从两头拿起最粗的和最细的两个圆柱体,把粗的展示给孩子们,说:
“这是粗的。”
然后把细的展示给孩子们,说:
“这是细的。”
第一步完成了,把表达“粗”和“细”的这个语言(名称)告诉了孩子。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老师的语气一定要缓慢而清晰。
第二步,老师提请求:
“请把粗的给我。”、“请把细的给我。”
孩子如果先前听明白了,他会做出正确的反应,即按照老师的请求把粗的或是细的圆柱体拿给老师。
第三步,老师指着粗的圆柱体问孩子:
“这是什么样的?”自然,孩子应该能回答:“这是粗的。”
老师又指着细的圆柱体问孩子:
“这是什么样的?”同样,孩子要回答:“这是细的。”
如此,三步教学法完成。
老师的“无为”体现在哪里呢?三个方面:
一,语言一定要简洁,不要有任何的解释性语言,要做到纯粹就事论事,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两根圆柱体上,任何其他的东西即使是相关的东西都不要涉及。
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出了错,譬如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不能按照老师的提问说出正确的答案,老师也不要纠正。因为此时孩子没有准备好学习这些东西,即使当时纠正了,孩子也未必学得来。此时的正确做法是,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把所有教具拿走,以后找机会再重新进行。
三、如果孩子一遍就记住了,那么这两个圆柱体弃之不用,接下来拿剩下的粗细对比强烈的圆柱体,重复这三步。如此,直到把所有的圆柱体都拿完教完。在这里,又体现了蒙氏教育一直在强调的实体训练理念,经过重复的实体训练,概念就在孩子心中确立下来了。
我对这个“三步教学法”特感兴趣,觉得很有意思,这里面蕴含了人从小到大的一个成长规律方面的认识问题。对于一个刚出生两三年的孩子,他身边的一切对于他,都是新奇陌生需要学习的,而他的心智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非常简单,接受不了复杂而冗长的东西,所以,给予他的任何语言和概念都必须是简洁、明白、客观的。但作为成人,因为懂得很多,在教孩子时,就免不了罗里罗嗦、旁征博引地大加解释,以为这样可以加强孩子的理解、联想和记忆,其实这恰恰适得其反,把孩子弄得脑子里是一团浆糊,云里雾里,从而扰乱了他的心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