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课教育学第几章-如何上好一堂课教育学
如何上好一堂课需要多方面的斟酌,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课程目标、做好教学计划、公道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和有效的反馈评估。
1.教师要明确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从中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剂。教师还需要设计公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还要公道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改正,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教育学考题:一节好课应当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一节好课应具备六个环节。
一节好的课堂,主要由以下六环节组成“目标定向——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点拨释疑——训练反馈——拓展升华“。
一、目标定向:这个目标不仅老师要清楚,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围绕目标来学习。需要注意的是:
1、呈献给学生的必须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
2、目标要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随意拔高,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目标是空洞的、低效的。
3、目标可以是显性的出示,也可以是隐性的内化,都要以每个学生明确为标准。
4、学习目标要贯穿于课堂始终,并能在预设的基础上,随着教学的进行不断的生成。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的确定,就是让学生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惯性”的学习;其二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第三是在学习中学生要学习众多科学家伟大的探索精神,挑战权威,勇于发现的精神,谦虚诚实的态度,这些“预设”都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生成”
二、自主预习: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由每个学生先进性独立的思考。这一步至关重要。“有效教学”认为:学生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要有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无效的。因为没有经过自己熟读和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及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1、设计问题时要紧扣学习目标,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上”上做文章。
2、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最好用板书,多媒体、印发讲义等形式,最好不用口述。
3、独立思考的成果能勾画出来的就勾画出来,不能勾画出来的,一定要想法在纸上写出来,因为思维是混沌的,语言才是清晰的。
三、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机制,其做法和要求是:
1、正确划分小组,一般为4人一组,兼顾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
2、让每个成员都明白自己的职责,尤其是组长的作用,组长就像是“主持人”,要安排发言顺序,同时兼任记录员,随时记录和讨论的成果,还能以“检查员”的身份对小组的发言作出评价,检查成员是否完成学习任务。条件成熟的时候,小组的成员其他成员也可以担任组长,以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
3、小组交流是动态的,可以是组内交流,也可以是组际交流,还可以使全班展示,教师要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比如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法,以对比讨论学习成果形成真知灼见。
4、小组评价要跟得上,可以设计表格,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联合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学习完成任务情况,在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节节都用,要因课而用,因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合作方法。
四、点拨释疑:这一部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资源,一方面用激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促成展示过程中问题的化解。即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兼顾动态的生成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惑。点拨过程要力求简洁、透彻、明了,为了更好的点拨释疑,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花费更多的功夫,查找更多的资料,只有付出得多,回报的才能多。
五、训练反馈: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学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馈很重要。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精编、精选练习题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一般包括基础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用时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检查的方式是动态的,以书面方式为主,尽量做到堂堂清,针对我校的实际,检测题一般要选择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一部分用作课堂检测,另一部分用作课后作业。堂堂清时要在课内把结果及时展示给学生。
六、拓展升华: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终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到实际中去,应用到生活中去能学以致用才算达到了目的。因此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拓展,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备课充分,多查找资料,多分析学生做到教师多受些累,学生多享些福,多些收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2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