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公考热现象-如何看待公考热

对公考热,有正面也有负面的评价。从积极方面来看,公考热可以增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吸引优秀人材加入政府部门,推动政府工作质量的提高。

3.从负面影响来看,过度寻求公务员职位可能致使社会其他领域的资源浪费和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因此,在看待公考热时,需要全面斟酌其带来的利弊,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解决可能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尊重并鼓励不同行业的人材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公平竞争和全面发展。

如何看待国考热

如何看待国考热如下:

1. 当前的公考热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下海”经商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大批科技工作者、知识分子以及部分公务员离开机关,投身企业或自主创业,“下海”一族也被社会各界所关注。曾几何时,“下海”创业如同中华大地春雷过后的新鲜产物,充分体现出当时社会人们求新求变的迫切要求。

2. 表面来看,这一方面是由于就业压力大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务员考试门槛较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符合报考条件,使得考试的“平民化”程度较高,且成本投入相较于考上后的待遇以及职业保障,可谓是一项具有高收益、低门槛、零风险的“良好投资”。

而下海创业被视为冒险者的游戏,下海者放弃原本稳定收入和各种保障,到市场中寻找不确定性的收益机会,并不适合所有人。

3. 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剖析,我们更容易理解公考热与“下海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各种个人选择背后,并不是盲目为之,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内生于制度下的行为。因此,公务员热现象的深层原因首先在于制度安排。

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是鼓励创造社会财富还是分配社会财富,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市场体制的完善,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创业活动或投身企业变得更加理性。相比之下,机关类工作便显得更加具有优势。

其次在于报酬结构,即正式报酬制度(机会与成本)与非正式报酬制度(信仰与文化)的安排。当公务员的正式与非正式报酬总和远高于大多数行业的情况下,公务员热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每年公务员考试都这么热?

公考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就业环境因素:

经济形势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许多行业发展不稳定,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裁员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优势凸显,不用担心因经济波动而失业,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职业发展,成为很多人就业的首选。例如,在一些传统行业不景气时,大量从业者选择报考公务员来寻求职业的稳定。

就业竞争激烈: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公务员考试为众多求职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无论毕业院校、专业背景如何,只要符合报考条件,都可以通过考试来争取岗位,这对于很多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

职业自身优势:

工作稳定性高: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一旦被录用,只要不出现违法违纪等重大问题,基本不会被轻易辞退。这种高度的职业稳定性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尤其是对于追求安稳生活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福利待遇较好:公务员的福利待遇相对完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此外,还有一些隐性福利,如工作餐、班车、节日福利等。虽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可能不是最高的,但综合福利待遇在社会中处于较好水平。

社会地位较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务员被视为国家干部,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能够成为公务员,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社会认同感也是吸引人们报考的重要因素。

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相对较好:与一些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加班相比,公务员的工作节奏相对较为稳定,工作压力相对较小,能够保障正常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休息。同时,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也相对较好。

职业发展前景:

晋升渠道明确:公务员系统有较为明确的晋升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可以获得职务的晋升和职级的提升,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目标。

培训和学习机会多:公务员系统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培养,会定期组织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庭和社会观念影响:

家庭期望因素:在很多家庭中,家长认为公务员是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希望子女能够成为公务员。因此,在家庭的影响下,很多人会选择报考公务员以满足家人的期望。

社会舆论导向:社会上对公务员职业的宣传和报道较多,营造了一种公务员职业优越的氛围,使得很多人对公务员职业产生了向往和追求。

近两年因为疫情,很多工作都变得不稳定,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在企业打工,都有失业的风险。

相对而言,公务员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会轻易失业,是老人们口中的“金饭碗”,所以公务员考试的热度逐年攀升。

公务员热度逐年攀升的原因:

1:稳定是公务员最大的特点

公务员这个群体有着十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务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都是非常稳定的,我们国家实行的公务员制度基本上是“铁饭碗”制,只要犯错误或者自己辞职,那么这份工作将会做到退休。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能有个比较稳定的工作,有一份还算不错的收入,自己的生活能够相对稳定。

2:收入虽不高但稳定有保障

和很多行业比起来,公务员的待遇其实并不高,比如医生、大学教师、国企员工等,待遇可能都比公务员高。但公务员的收入相对稳定、福利也比较齐全,像工资、奖金等都是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工资按时发放,而且公务员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收入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从相对值来看,公务员收入处于社会中等偏上水平,且预期收入稳中有涨,能让人安心工作。在养老上也有保障,可以实现到龄退休,虽然现在没有了退休金,但是养老保险加上职业年金,安享晚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3: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诗书传家的传统和官本位的执念始终让人放不下,当上公务员就代表当官,这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一样,不管是官大官小,都是一份荣誉,士农工商,士在大家的心目中依然摆在第一。同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人们,而当官是兼济天下的很好方式。我想,这应该才是公务员报考热长期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公务员具有的一定社会地位,从计划经济时期走过来的长辈们大多数家庭不会持有反对意见,甚至还会大力支持。毕竟,公务员考试是一个战线连绵数月的拉锯战,从开始报名到成功入职要经过审核、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等多个环节,可谓要过五关斩六将。

当然,俗话说风雨过后才能看到彩虹,对于每一位成功的考生,公考这段经历都是特别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