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要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宣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2.要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基层文化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再次,要加能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发挥社会气力的作用,广泛展开基层文化活动,丰富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

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直接关系到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落实。政府部门一定要切实落实“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的职能作用,理顺文化管理体制。一是统筹谋划,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做出前瞻性的科学决策,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文化纳入城乡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来。二是落实政策,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除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财政保证外,政府还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经济落后乡镇(街道)的文化阵地建设,保证群众文化的必要经费开支。三是改革创新,探索群众文化发展新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繁荣群众文化的新途径,坚持“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机制。

二、完善机制,吸收人才,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储备力量。长期以来,由于文化管理体制滞后与机制的不健全,限制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人事制度与行政指令,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群众文化工作产生制约。首先,制定和完善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机制是有效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基础。其次,吸收文艺工作管理人才。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要想发展,就必须吸收那些素质好、学历高、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充实到“管”文化的队伍中来,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才的多少,所以吸收那些年富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再次,整合各类文艺人才资源,广泛吸纳民间文艺人才参与,共同活跃群众文化。科学制定和实施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文化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文化馆等专业文化机构的作用,并建立业余文艺指导组,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和文化示范户的业务指导。举办各类学艺班,储蓄基层群众文化的后备力量。

三、贴近实际,凸显特色,增强基层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群众文化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才会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只有贴近实际,才会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只有凸显特色,蕴含浓郁的传统气息,群众文化才会具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一是内容上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更体现在呼应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二是形式上要追求变化创新。在当下的基层农村,除了传统的秧歌、腰鼓以及逢年过节开展的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外,健身操、广场舞近年来已成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新宠”。如何再创造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新的艺术形式,这是需要基层文艺工作者去潜心研究和细心琢磨的。三是表现手法上要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始终坚持先进性,唱响主旋律,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引导和传播。同时积极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和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四、搭建新平台,创建新载体,营造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氛围。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来说,文化建设投入必定有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要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就需要扬长避短。一是整合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搭建文化活动的新平台。可采取“大型活动统一办,小型活动分散办,专业业余相结合”的原则,使单位联合办、企业联姻办、群众联手办的方法,以解决群众文化活动缺资金、少场地等问题。按照以上原则和方法,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汇报演出、竞技比赛,给各种文艺团体以展示技艺的机会,促进民间文艺团体的快速发展。二要超前策划,积极寻求文化活动的新载体。要超前策划,提前介入,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特性,设计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颖载体,使基层群众的文化形式更加丰富。三要因势利导,注重发挥乡村文化的不同特色。在农村,应以农村文化示范户为依托,利用农闲和节假日,鼓励文艺骨干带领广大村民参与各种民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

总之,基层群众文化是落实“文化惠民”伟大工程的起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是否能够真正充分享受到丰富多彩的、高尚健康的、振奋精神的文化生活的前提条件。其高质量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水平理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落实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义务;开展好基层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班组企业文化建设

①民族文化保护和城市改建、民生改善相结合,在保持原有民族风情和建筑风格基础上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教育、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②文化建筑保护和环境美化相结合,加强周边环境绿化,保持建筑布局的完整性的基础上和打造城市景观③民俗文化和商业相结合,设置商业区经营民族服饰、工艺品、民族特色食物④文化传承和非遗申报相结合,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文化项目加强推荐力度⑤文化活动和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利用电影播放农业科技知识⑥文化资源的建设和使用相结合,既要添置新的文化设施,也要提高原有设施使用率⑦文化宣传和民众起居习惯相结合,在群众休闲健身场所设置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图文并茂,做到立体化宣传。

一、注重顶层设计,切实发挥政工部门的协调指导作用

政工部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者,要充分发挥部门的协调指导作用。一是要发挥协调作用。政工部门要在局党委和上级单位下发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量化工作任务,制定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和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并细化基层班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工作任务,使基层班组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式、措施等,在此过程中,政工部门还应该及时向基层传递工作压力,以确保工作要求落地,同时,还要将基层班组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亮点和困难及时反馈给局党委,使党委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改进措施。二是要发挥政工部门的指导作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部门,政工工作人员要积极走进基层,在访查实情的前提下,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指导基层班组企业文化建设有序推进。在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我局采取了“送课到基层”的方式。自2013年,“送课到基层”活动作为企业文化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实施后,已经在基层15个班组开展了近40场报告会。通过统一的传播模式,针对不同员工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一形式,即达到了“统一”的目的,也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党委的部署要求直接落地。

二、加大感性传播,营造优秀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一是在基层班组办公场所走廊建设企业文化墙。为了使班组员工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学习并践行企业文化,我局在基层15个班组所在的13个集体办公场所建设了18块企业文化墙,将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宗旨、员工守则等企业文化基本知识张挂办公室走廊,使每名员工每天都能够在闲暇之时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二是在办公楼前建设了企业文化长廊。设计建设了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长廊,定期对长廊的内容进行更换,把电业局重要会议的主要内容、劳模事迹等定期挂在企业文化长廊内,使员工能够随时了解企业工作目标任务,又能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组织新员工到企业文化长廊前,了解优秀员工事迹,进行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教育。通过企业文化环境建设,达到了使企业文化入眼、入脑、入心,激发员工斗志的目的。

三、注重典型引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年我们都会把省公司《劳模风采录》、《劳动者之歌》等先优事迹集下发至基层班组,借助班前会、班务会、支部会等载体,讲述先模履职尽责的感人故事。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我们还借助“我身边的共产党员”、“道德讲堂”、“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活动等载体,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传播实践企业文化的优秀代表。在最近的一次“道德讲堂”活动中,我们以电业员工在2013年50年一遇的暴风雪中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保电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名员工,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活动中,来自不同战线、不同专业的青年员工,将他们身边践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优秀青年的事迹,讲述给青年员工,让所有参会的青年都感受到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是宝泉岭电网人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结果,也激发了他们为企业贡献青春力量的热情和决心。二是充分发挥班组长的带动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做好基层班组企业文化建设,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充分发挥班组长的“车头”作用。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局党委注重班组长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班组长企业文化建设专题培训,使班组长自身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在班组管理和班组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在企业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要求本组长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班组长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掌握基本的企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量身为他们定制企业文化传播方式、宣讲内容,使他们不但是班组企业文化建设的参加者,更是组织者、示范者,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系统的措施,使班组长在班组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传播者和实践者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加大融入力度,确保企业文化在中心工作中落地

一是将企业文化融入班组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取得良好业绩。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注重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班组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日常工作中,在工作计划制定、先进典型选树等方面,都严格做到了以“五统一”为准绳。班组长也充分利用班务会,把企业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班组生产经营工作。二是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培训。作为班组来说,每年的冬训是提升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最好的机会,在原有专业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将企业文化基本知识、践行企业文化的小故事穿插在专业培训之中,即丰富了培训内容,也使一线员工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企业文化,怎样建设企业文化。在今年开展的配电比武、安全生产竞赛过程中,我们都加入了企业文化的内容,使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实践优秀企业文化的信心。三是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群团组织建设。群团组织是联系员工的纽带,在群团活动中,注重在总体设计上和具体环节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即达到了宣传国家电网品牌形象的目的,也让员工感受到了强大的归属感,促进了全员实践“五统一”优秀企业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