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教学方法-荀子如何教学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名著名思想家,他的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了“教而弗善,习而不察”的观点,认为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他还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材。

荀子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和体验,他认为通过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他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他也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换和讨论,认为这是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式。

荀子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和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倡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换。他的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过程是闻见知行的提出者是谁

闻见知行的提出者是荀子。

中国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教学过程或学习过程的几个环节。荀子认为,学习当启始于“闻”,完成于“行”。

提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意思是:君子作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

《荀子·儒效》中讲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意思是: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

扩展资料

“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

在知行观上,荀子提出“学至于行之而止”的命题。他认为认知的落脚点在于“行”,“行”不仅是知的来源,也是知的目的。

但荀子的所谓行,不可作社会实践理解,而是指人的道德行为。因而所谓“学至于行”,也就是“学至于礼”,让主观的道德行为符合现实的社会道德规范,最终达到“德之极”(《劝学》)的地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荀子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学习、领悟其“积渐”式学习方法时,不由就与培养孩子的习惯联系到了一起,其中很多说法,颇值得我们借鉴。

所谓“积”,就是个人不断接受外界的影响;所谓“渐”,就是外界对个人施加连续的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既来自于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来自于我们的老师、家长、同伴所施予的力量等等,它们都成为孩子习惯养成过程中不可估量的“外因”。

在“积渐”的具体方式上,荀子主张——

一、积微。

他说,一般人都忽略小事,喜欢大事,却常常不如注重小事的人。这是因为小事经常发生,积之就能成大;大事很少发生,所积反而变小。称王的人就是能从小事做起,珍惜每日每时,所以取得成功。荀子主张作渐进功夫,不要妄想一步登天,他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比喻说明:骐骥这类骏马一跳,也仅得十步,驽马坚持不懈走十天,就能赶上;刻削东西假如试一下就住手,连根朽木也刻不断,如不间断地进行,就是金石也会被刻穿。可见“积微”才是取胜的正确途径。

这个道理通俗易懂,它告诉我们: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总有一天,滴水成珠,沙土成金。

二、积久。

学习是通过每一细微的进步来变化个体的性质,积小成大的一个前提就是坚持不懈,荀子称之为“积久”。他说:“真积力久则入”,只要真诚地修习,努力实行,时间久了,所学的东西自会入其心灵化为习性。修学就是做“积久”的功夫。

“坚持就是胜利!”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经典而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同样折射出“积久”之理。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专一。

荀子又认为,积渐还须有方向上的专一,“并(专)一而不二,所以成积。”如果目标分散,今天积此,明天积彼,朝三暮四的结果只会一事无成。他主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应专一,“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君子一教,弟子一学”,“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多而无定者,群子不与”。

在培养、纠正孩子的习惯时,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榔头锤子一阵乱打,让孩子晕头转向、摸不着头脑。看准最主要的,一步一个重点,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和鼓励,孩子才会找准方向、看准目标,进步的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