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递补委员选举流程-如何递补支委

在组织中,如果支委成员出现空缺或辞职等情况,需要进行支委的递补。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1、 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

1. 需要召开支委会会议,讨论支委成员空缺的情况和候选人名单。一般情况下,支委成员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也能够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产生。

2、 候选人公示:肯定候选人后,需要对候选人的基本信息进行公示,让全部党员了解候选人的背景、资格等信息。

3、 党员大会投票:公示结束后,需要召开党员大会,由全部党员进行投票,选出新的支委成员。

4、 肯定新委员名单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选出新的支委成员后,需要将名单上报给上级党组织审核,并取得批准。

5. 宣布任命:得到上级党组织批准后,需要在支部大会上宣布任命新的支委成员。

6、 交接工作:新当选的支委成员需要尽快完成与前任支委成员的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如何递补支委的具体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3年党支部副书记应该怎样开展接下来三年工作

党支部委员会,简称支委会。支委会成员数额根据党章和党的组织工作条例,由上级党组织批准,一般采取单数设置,即3-9人,特殊情况也有双数,但仅是个例。

支委会成员一般是在换届选举时,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选举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原因,致使选举有效人数达不到规定的人数,但接近规定人数,如5人支委只选出4人,剩余1人可以报请上级党组织同意,不再进行选举。但可以过一段时间,经支委会研究,报请上级同意,增补支委。

支委出现缺额时,应及时递补。递补是支委会研究后,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即可增补。hbkjfggj;

入党递补发展对象是什么意思

村党支部书记是由村里的党员选举产生的。如果出现两个候选人票数一样,应当向上级汇报或再举行一次选举投票。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

不设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扩展资料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是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 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

三是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四是要加强村民群众教育,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必要时可以自行拨打报警电话,维护受害人权益,预防再次犯罪行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法治中国建设。

五是要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村支书

入党递补发展对象是指在进行党员发展时,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候选人不足或不符合规定条件,需要补充候选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从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中挑选出最终的发展对象人选。

具体来说,入党递补发展对象的产生方式可能有以下几种:

1. 直接确定:如果候选人人数不足或者没有达到规定的条件要求,可以直接确定一名候选人作为最终的发展对象人选。

2. 差额选举:如果候选人人数较多或者有多个符合条件的候选人,需要进行差额选举来确定最终的人选。在差额选举中,每个候选人都要进行演讲、回答问题等环节,由组织根据综合表现进行投票选择。

3. 预审淘汰:在正式选举之前,会对所有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将被淘汰。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入党递补发展对象的情况。

总之,入党递补发展对象是党员发展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为了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和纯洁性而采取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