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市委怎么进-团市委如何招人

团市委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市级组织,负责领导本地区的共青团工作。对团市委的招聘问题,一般来讲,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愿意为人民服务。

2、 具有一定的组织调和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3、 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能够撰写高质量的工作报告和工作总结。

4、 有相干工作经验者优先斟酌。

具体招聘流程通常包括发布招聘信息、简历挑选、面试等环节。具体的岗位要求和招聘程序可能会因地域和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您可以向您所在地的团市委咨询更详细的信息。

郝建秀事迹

个人经历

13岁进厂当工人,不到16岁摸索出改进整个纺织业技术的“细纱工作法”,1951年,该工作 法在全国推广,整个纺织企业的产量大幅提高。从此,纺织女工“郝建秀”这个名字开始变得家喻户晓……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全国劳模、中央书记处原书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郝建秀一直都是岛城人民的骄傲。

折叠挣钱养家

郝冬梅是郝建秀的姑姑,住在延吉路上的一栋老房子里,4月30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她,一提起自己的侄女,老人忍不住激动地说,“建秀是我们家的骄傲!”

老人说,郝建秀是家里的老大,还有8个弟弟妹妹,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勉强念了一年学后,12岁那年,郝建秀就退学回家拾煤核补贴家用;13岁,郝建秀报名进了青岛国棉六厂当工人。

“我和侄女同龄,都是1935年出生,她从小就和我这个小姑姑最亲。

1949年青岛国棉六厂招人,我俩手牵手一起去报的名,后来我被分在了细纱车间乙班1组,她去了甲班7组。当初去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多挣点钱养家。”老人回忆说,她俩当时在厂里年龄最小,但挣的工钱却不比任何人低,记得第一个月就拿到了 71.5元(旧币)的工资。那些钱郝建秀全部用来补贴家用了。

折叠改进技术

青岛国棉六厂按清花、疏棉、摇纱、粗纱、细纱等工种分成不同车间,郝建秀和姑姑都被分到了细纱车间成为一名挡车工。

“给棉线接线头是件很累的技巧活,一旦接不好棉线就会变得疙疙瘩瘩,成为皮辊花,只能被清理出来当边角料处理掉,很浪费。皮辊花出得越多,就意味着纱线产量越低。厂里对我们的工作每天都考核,标准就是拿着秤过磅每个人清出来的皮辊花重量。一旦超过标准,就会受到组长或是班长的批评。”

郝冬梅说,由于年龄小,郝建秀刚开始找不到干活的技巧,经常连续几天受到批评。有一次因为皮辊花超重,受到批评的郝建秀在回家的路上哭了起来,她对姑姑说:“我不想拖集体后腿,一定要把技术搞上去。”

从此,如何多纺纱、纺好纱成为郝建秀每天的“思考题”,下班回家后她会在小本子上涂涂画画进行总结,第二天再带着新想法到车间去实践。此外,她还专门拜老工人为师。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脾气,不到3年时间,郝建秀终于熟练地掌握了纺车的性能和操作规律。摸索出一套多纺纱、多织布的高产、优质 、低耗的工作方法。

折叠全国推广

谈到郝建秀创出来的这套工作法,郝建秀的老同事,77岁的周家秀不禁打开了话匣子……

周家秀年轻时是国棉六厂细纱车间甲班的班长,她告诉记者,郝建秀摸索出的细纱工作法,创造了七个月细纱皮辊花率平均仅0.25% 的新纪录。这个纪录为当时全国棉纺织工业平均皮辊花率的六分之一。

虽然退休近20年,周家秀老人至今还能背出:“工作主动有计划、双手结合交叉做 、工作分清轻缓急 、做好清洁工作。”这几条郝建秀工作法的“秘籍”。

郝建秀接线好、浪费少、清洁棒的好技术最终引起原纺织工业部和全国纺织工会领导人的重视,他们专门派人来总结她的工作方法。

1951年6月,有关部门组成专门小组,对郝建秀的接头动作、接头时间、清洁工作时间、动作顺序等进行观察、测定、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细纱工作法”。

1952年,在全国纺织系统大会上,这套方法被正式命名为“郝建秀工作法”。原纺织工业部和全国纺织工会随后发出指示,号召全国各地纺织企业普遍学习和推广“郝建秀细纱工作法”,她的经验在全国得到全面推广后,每年可为国家多生产4.4万件棉纱,相当于供400万人一年用布的棉纱。

折叠受毛主席表扬

1951年8月,青岛团市委在全市推广“郝建秀细纱工作法”。号召一出,立即在各个车间掀起创新工作法的热潮。让周家秀印象最深的是国棉六厂响应号召没多久就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各类机械操作的工作法。据统计,仅 1951年全市团员青年就推广创造 17种新工作法,增产节约300亿元(旧币)。

“当时我们人手一本郝建秀工作法小册子,工人们每天上班时都会揣在口袋里时刻翻看、背诵。”周家秀说,厂里的工人都以自己是郝建秀的同事感到骄傲,郝建秀所在车间不断迎来全国各地的“求经”团。每每遇到外地来的求经者,工友们都会上前主动介绍经验。

1951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嘱托中央办公厅复信表扬了郝建秀:“由于积极工作和学习,创造了新的工作方法,这个成绩是值得表扬的。”

当年10月5日,青岛团市委发出通报,号召“全市青年团员向郝建秀同志学习、看齐!”。同年10月13日,团中央授予郝建秀“优秀共青团员”称号。随后 ,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切地接见了她。

折叠郝建秀小组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建立伊始,青岛新生不久,百废待兴。

在青年最集中的纺织、橡胶、四方机厂等工厂企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带领团员青年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出力。

青岛涌现出解放后第一批青年楷模:青岛国棉四厂的于花泽、国棉五厂的黄人美、青岛国棉六厂的郝建秀、齐鲁橡胶厂的王淑娥、四方机厂的王继伯等。

这一时期的楷模都有共同的特点:对工作无私奉献、一腔热忱,在他们身上打上的是整个时代的烙印。其中青岛国棉六厂16岁的青年工人郝建秀创造出一套科学的“细纱工作法”,使皮辊花率降低到0.25%(当时全国最好的纺织厂皮辊花率在1.5% 左右),看车能力由300 锭提高到 600锭。她发明的这套增产增效的工作方法被称为“郝建秀工作法”。

1952年5月,细纱车间甲班第七生产小组被命名为“郝建秀小组”。 [2-3]

折叠编辑本段大事记录

1949年至1954年青岛国棉六厂工人。

1954年至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学习。

1958年至1962年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棉织专业学习。 1962年至1965年青岛国棉六厂工程师室技术员。

1965年至1977年青岛国棉八厂副厂长、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青岛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市总工会主任,山东省总工会副主任、省妇联主任、省委常委。

1977年至1981年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全国妇联副主席。

1981年至1982年纺织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2年至1987年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处书记。

1987年至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部长级)。

1998年至2001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部长级)。

2001年任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增选为常务委员。

如何进入团委工作

吴芳有一些优势,她从农村来,保持着“农家人”的低调、质朴、实在

2001年11月,江阴市路桥镇并入华士镇,担任华西村宣传科科长的吴芳“出村任职”,赴华士镇任党委组织委员。

作为吴家子女,大多在村里任职,吴芳能“出村任职”并非一路畅通。

在华西村建设初期,经济困难,招人不易,吴仁宝曾对子女提出“硬性要求”,读完大学后必须回村。据赵志荣讲述,吴仁宝对子女要求特别严格,尽管之前几个子女都在国营企业,但最终被拉回村里。甚至,在国外留学的孙辈,也被召回,在村内相继担任要职。

吴芳也在其列,中学毕业,即回到华西村,担任祖父翻译、村宣传科科长。

不久,在华西村频频亮相的吴芳,引起江阴市团市委的注意。江阴市团市委有意培养年轻干部,便登门造访,想让吴芳担任华士镇党委组织委员,但吴仁宝却并未答应。

当时,吴芳还担任华士镇团委委员,“她也跟团市委有接触,感觉她能力比较强。”赵志荣说。

尽管吴仁宝对于孙女的出村任职有诸多顾虑,但在“团市委领导的多次造访”下,他最终同意吴芳离村任职。“这是组织的安排,但其实我留在村里更轻松。”对于“离村”,吴芳说。

刚担任华士镇党委组织委员的吴芳,负责人事、老干部等部门。“繁琐的事务多,跟普通老百姓接触最多。”2月16日,华士镇副镇长龚英回忆。

吴芳从不掩饰自己的党函本科学历,和华士镇领导班子第一次会面时,直言“我从没上过大学,我也不觉得丢人。”她认为,实际工作能力最重要,工作中,需要什么可以学什么。

几年后,吴芳升任华士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根据她的工作和业绩,组织上对她是充分肯定。”龚英说。

团委,从中央到地方,有多级别的,有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团县委,机关、学校,甚至企业年轻人多的单位,都可能会设置团委或团支部。不知道您说的是哪级团委。如果是企业的团委,那么您要具备一定的文艺才能,最起码能歌善舞,或语言表达能力强,只要跟企业的领导说说,基本可以实现。

如果是机关单位的团委,那么就不是那么好进的了,如果是做临时工,随时都可以,工资很低,如果想进入编制的话,就如同进入正规的机关单位是一样的,没有学历或关系,是进不去的,除非是参加统一的公务员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