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易耗如何做账科目-低值易耗如何做账

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在10元以下,耐用性较短,使用频率较高,需要常常更换的物品。对低值易耗品,通常采取“五分离”(即采购、验收、领用、保管、消耗)和“双控制”(即账面价值和实物进行两重控制)的方法来进行管理。
1、 采购: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并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协议。
2、 验收:在收到货物后,由相干部门负责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
3、 领用: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领取低值易耗品,并做好登记工作。
4、 保管:仓库部门应妥善保管低值易耗品,避免丢失或破坏。
5. 消耗:当低值易耗品使用终了时,应及时填写消耗单并进行报销。
在账务处理上,可以将低值易耗品依照其原值入账,然后定期计提折旧,计入到期间费用或资产减值损失中。例如: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借: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同时,为了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建议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确保低值易耗品的公道使用。同时,对使用后的低值易耗品进行盘点,及时发现并处理盘盈盘亏的情况。
公司低值易耗品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根据新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发生低值易耗品业务时,可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核算。对于低值易耗品,应怎么做账?
低值易耗品怎么做账?
1、购买时(假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3、第一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第二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同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企业的周转材料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一般工具、专用工具、管理用具、替换设备、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
购入周转材料会计分录
1、购入包装物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减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不可抵减,计入成本中)
贷:银行存款
2、生产过程中领用包装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3、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4、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出售时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怎么做账?会计处理怎么做呢?如果对这部分知识点不太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低值易耗品怎么做账?
公司经常会遇到一些低值易耗品的账务处理,低值易耗品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
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一次转销法
1、购买时
借:低值易耗品
贷:库存现金
使用时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二、五五摊销法
使用时摊销50%,报废时摊销余下的50%
1、购买时:
借:低值易耗品
贷:库存现金
2、使用时
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同时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怎样做分录?
低值易耗品虽然是一次摊销了,但是它的实体可能还是存在的,通过上述分录,并记一下低值易耗品台账,到时能对低值易耗品进行盘点
如果直接计入管理费用,那还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就成了“账外资产”了,不好管理
低值易耗品报废如何做会计分录?
1、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两种方法,一是一次摊销法,即购入领用时一次摊销完毕;二是购入领用时摊销一半,报废时再摊销一半
2、假如公司购入低值易耗品后,给生产车间使用,款项由银行支付(这里用一次摊销法)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五五摊销法,即购入领用是摊销一半,报废时再再摊销一半: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借:低值易耗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报废时摊销另一半: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
4、如果公司采用的一次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应该将变价收入通过营业外收入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3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