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村官如何乡村振兴申论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农业现代化、农民富裕的必定要求。作为村官,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本身优势和作用。
1、 发挥引领作用:作为村官,应当深入调研本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公道的计划方案,并积极参与推动实行。同时,要建立先进的发展理念,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乡村振兴重要性的认识,营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2、 打造特点产业:在实行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掘本村的资源特点,打造合适本地实际的特点产业。例如,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增进乡村建设:作为村官,应当积极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改良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还要关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4、 推动科技创新: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行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力,增进农业转型升级。同时,也要关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推动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5. 强化组织建设:应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广大农民大众参与乡村振兴修设。同时,要重视人材培养,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材支持。
村官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充分利用本身的专业优势和能力,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气力。
2022国考申论范文写作:以乡村善治推动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治理进一步凸显出它的重要性。随后的十九大中又一次聚焦乡村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因此明确乡村治理的重要地位,不断创新乡村治理的模式,以乡村善治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客观上就需要数量庞大的基层组织来进行治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层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地基",是社会的主体,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乡村治理是否有效,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程度,也体现着地方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效能水平。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乡村社会急剧变迁,乡村治理格局不断调整。而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大量社会资金、人力等资源注入给乡村治理带来了动力和活力;同时城镇化进程也使得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和精英人才大量外流,乡镇政府和村支两委等治理不断弱化,民间各种经济合作与社会互助组织不断涌现,给传统乡村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
乡村善治关键在于政治。 乡村治理首先要坚定政治立场,明确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截止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员现有基层党组织共有486.4万个,其中全国8942个城市街道、29693个乡镇、113268个社区(居委会)、491748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9%。无论是在基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还是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基层治安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文体活动等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而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数以百万计的基层党组织在抗疫一线发挥了不可替代和磨灭的作用。这些实践证明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前提就是需要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
乡村善治关键在于自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历了数十年民主实践后形成的通过宪法和法律确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正如前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社会变迁加剧,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基层自治模式,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广大农村不断涌现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村民说事会、乡村文艺团队等自治组织,各类自治组织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强有力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面对时代的变迁做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实现乡村善治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目标,而以乡村善治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强化和创新政治和自治的基层治理形式,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3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