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干部学院如何招生-延安干部学院 如何

延安干部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干部院校,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它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教育培训基地和干部培养摇篮,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地。
延安干部学院成立于1937年,前身是中共中央党校,是中国最早的一所正规的干部教育机构。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秉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为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干部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和国家高级干部,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材支持和智力支持。
延安干部学院的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重视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员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人材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努力提高学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延安干部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教育培训基地和干部培养摇篮,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延安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延安是红色之都,延安精神代代相传,以下是我整理的延安干部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参考阅读!
揣着童年的憧憬,在近知天命之年来到了宝塔山下延河岸边,正值春意盎然、柳丝飘绿的季节,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这次来到延安干部学院,既是一次珍贵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党性锻炼机会,更是一次洗涤心灵、净化灵魂的寻根之旅。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革命者的故乡,在这里,我们学习革命理论,追寻先烈遗迹,回忆那金戈铁马、改天换地的火热年代,亲身感受我党延安时代的辉煌历程。
在短短的一周里,我们系统地回顾感受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程,学习了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大生产运动、党的群众路线和延安精神等课程和文件,现场参观体验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和凤凰山、杨家岭、王家坪、陕甘宁边区政府、枣园等革命旧址。听讲解员和学院老师现场讲解在这些地方发生的事情,点评和感受其中的内涵和意义。短短的.一周里,我们还围绕党性、党风、群众路线、延安精神等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和思考,受益匪浅,还认真聆听了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深为感动。
一、圣地寻根的主要收获和感受
(一)现场感受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伟大历程,深刻认识到我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经历长征,落脚陕北,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局部立足到全国胜利,革命理论化为实践,革命火种燎原中华。“没有延安就没有新中国”(周恩来),窑洞里诞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伟大思想指引下,思想统一了,作风过硬了,人民觉悟了,队伍强大了,革命胜利了。
(二)延安精神是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然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执政优势。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延安十三年奋斗历程的概况总结,是延安时代的灵魂和精髓,是信念、追求、纪律、作风的体现。靠这个,取得了抗战胜利,解放战争胜利,也靠这个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和特征。在今天,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能否坚持、发扬延安精神,并做到与时俱进,考验党、党的干部和每个党员。我认为,什么时候坚持发扬延安精神,什么时候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什么时候忽略放松了延安精神,什么时候就会遇到挫折,遭遇失败。
(三)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和创新。
我们党落脚延安,3万多军队,7万多党员,1945年抗战胜利达到120万军队、70万党员,并用三年时间解放全中国。依靠什么?是人民群众。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群众路线,形成的党群鱼水关系,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党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有科学理论指导,组织优势是民主集中制和干部路线,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得民心而得天下,这应该是延安精神的核心。那么,如何赢得民心呢,靠的是群众路线,靠的是从领袖到普通党员与群众打成一片,靠的是与群众同甘共苦,没有党员干部的特殊化。毛主席住着简朴的窑洞,吃着小米辣椒,穿着打补丁的裤子;朱总司令“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艰苦朴素作风,感动了国内外仁人志士,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
(四)作风是关键,作风是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个人品质的外在表现。
路线方针政策、目标任务科学明确很重要,但没有好的扎实的作风,一切都落实不了。延安时期的窑洞作风:务实的思想作风,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反过来说,党中央在延安,如果领导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干部党员搞特殊化,能取得胜利吗?如果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取得胜利吗?如果享受在前,贪污腐化,能取得胜利吗?延安作风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之一,也是今天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学习、弘扬的作风。
二、学然后知不足,圣地寻根有觉悟
(一)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主动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做到理论上成熟、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纯洁、行动上模范。
(二)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求真务实,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努力使本职工作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善于调动同志们积极性,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使机构编制工作能够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生活作风是大事,细节决定成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好作风、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要大力弘扬这种好作风,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俭以养德,俭以防腐。
(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守职业底线和做人底线。
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延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思想务实,作风朴素,勤俭节约。伟人的头脑,凡人的生活;革命家的气度,老百姓的样子。今天,我们物质生活丰富了,工作条件改善了,但我们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从自身做起,坚守职业底线和做人底线。要以《党章》、《准则》自律,守住法纪红线、道德底线,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为党和人民干好工作,为家庭和亲朋做好人。
(四)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学习是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增强党性、加强修养、提高能力、拒腐防变的抓手。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不学习没有出路,不学习就会犯错误。这次学习时间短,但收获大,今后要改变过去应酬多学习少,做得多读得少的坏习惯。要结合实际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重学习,更重实践。保持本色是个永恒的大课题,不学习、不实践,久而久之就会褪色甚至变色。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全党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和制胜法宝。今天,我们应该大力学习弘扬延安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4月2日,一场题为“执政能力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讨活动,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悄然举行,来自全国的39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着热烈而深入的研讨。这是各地贯彻中共中央新近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一个剪影,也是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生动注解。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
3年多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从2003年至今,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学习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60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约9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约2600万人次。
中央政治局带头学习,率先垂范,带动全党兴起了理论学习的新高潮。
176名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参加了中央举办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专题研讨班;2000多名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十六大精神、宪法及有关法律、政协章程的集中学习;中央先后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专题研讨班,参加学习研讨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近800人次;54万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轮训。
教育培训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中组部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围绕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举办专题研究班近300期,培训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2万多人。
以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建成为标志,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基础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自2005年3月开办以来,依托自身独特的教学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初步展现出各自的办学特色,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的新格局,成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据统计,3所干部学院现已开设培训班次111个,培训学员4200多人。
宁德市政协主席姚智梅在蕉城区领导的陪同下,深入金涵乡看望、慰问一些困难党员,并和乡、村干部座谈如何进一步领会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实际行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姚智梅参加金涵乡党委中心组学习“5·31”讲话学习会。她要求,要加强学习,把思想统一到“5·31”讲话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为我市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要用讲话精神,统缆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要按照既定的目标,扎实做好下半年工作,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要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抓学习在深入上下功夫,抓工作在创新上下功夫,抓发展在效益上下功夫,抓作风在人民满意上下功夫。要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3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