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语言特征有哪些?-公文语言特征有哪些

1. 语句通顺,逻辑清晰,结构完全。
2、 表达明确,内容具体,事实清楚。
3、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符合语法要求。
4、 文体魄式正确,无错别字、病句和重复现象。
公文的语体特征是什么?
公文语体的简明性,观点严谨、鲜明,文字朴实、庄重。
1、主题的职能性。公文是实现机关管理职能的工具和手段。在公文里,鼓励什么遏制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允许怎么办和不允许怎么办,或褒或贬,或是或非,或倡或戒,或行或止,十分鲜明。
2、材料的可靠性。在公文里所采用的事实材料、数字材料、理论材料以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必须真实、准确,来不得半点臆想、虚构和捏造。
3、结构的逻辑性。公文写作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通过综合、比较、论证形成写作思路,完成写作任务,多用说明、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慎用文学手段。
4、文风的平实性。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力戒说大话、空话、假话、套话,不能言之无物,也不能哗众取宠,要实实在在,明明白白。
5、表述的简明性。结构力求简约,层次力求简化,语言力求简洁,在把事情、想法写清楚、写明白、写透彻的前提下,文字越简越好。
6、体式的规范性。要有强烈的文体、文种意识,要注意公文的书写格式、语体特点,也要注意公文的附加标识。
扩展资料
1、规制令使作用。公文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发号施令的手段,是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工具。公文在实施领导、实施管理中能够发挥规范控制、令行禁止、组织协调的作用。
2、明事通情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在实施管理职能、开展公务活动中,在上下左右之间,需要经常沟通情况、交流意见,以求共识共作。公文作为明事通情手段在机关工作中广为应用。
请“关注”公文写作之道,我们一起继续学习。
一、准确。或者说是确切、贴切!这是公文写作最基本要求。公文是用来宣传方针政策的,是用来解读政策法规的,是用来指导工作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没有准确性,就失去了它的严肃性,权威性,它的效力和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
准确性,要求语言要符合实际,对问题的分析也有理有据,符合逻辑,在遣词造句方面也要恰当贴切,符合语法规范,对于一些意义相近的词语要反复考虑,仔细辨别分析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选择最为准确的进行使用。
二、 庄重。就是庄严、郑重。这是处理公务活动中应有的公正立场和严肃持重的态度,在公文写作中的体现。庄重,就是使用规范的书面用语,庄重,就是公文的用语不落俗气,一字一词一句都显得严肃、庄严,不轻浮,不随意。
怎样才能做到呢?一是要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少用,尽量不用口语或俗语;二是适当运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三是使用通行的标准语言,不用方言,不用表意模糊的社会流行语;四是多用叙事性、陈述性的语言,少用描绘性、抒情性的语言。
三、平实。就是要求语言要平实易懂,要平直自然,明白畅晓,恰如其分,不娇柔造作,忌堆砌华丽辞藻,滥用词格,讲究于平淡实在之中表述清楚。要多用叙述、说明、议论性语言,少用或者不用描写、渲染的手法。不堆砌词藻,不故弄玄虚,不过多引经据典。
四、简明。即语言简单、明确,使人一看就明,因而尽量写得言之有物,简而不空。忌长篇大论,言不及义,语言不明。等等都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执行。力求用最少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要做到简洁明了,写作前功夫要做足,一是要明确主题、中心,要指导什么工作?要解决什么问题?心中有数。二是善于概括,抓住事物的特征。三是语言表达富于张力,言简意骇。
五、生动。公文的语言虽然要讲究朴实无华,但是也不能失之于平淡,写成“八股文”。这是对公文写作更高的要求。当然生动,不是对所有公文文种的要求,一些特定的文种和一些特定内容的需要可能适当运用。
通过运用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和现代汉语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比喻、夸张、引用、典故等使事情、事件表达更形象,更易为人理解,增强公文的表现力!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不能为追求生动效果而脱离主旨要义,脱离要表达的内容,脱离要解决的问题。这就喧宾夺主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