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语素的判断与识别方法-汉语中语素如何确认
汉语中,语素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构成辞汇、句子等的基本成份。肯定一个词是不是是一个语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斟酌:
1、 语音:首先需要根据该词的发音判断它是不是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如果这个词是由两个或多个音节组成的,并且每一个音节都有自己的音调和韵律,那末就能够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语素。
2、 意义:2.要考察这个词语的意义是不是完全。如果是两个或更多的字组成一个词,那末这些字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意义联系,但它们的整体意义可能不如那些由一个字组成的词语完全。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那些词拆分成几个不同的词来表示。
3、 上下文:还要斟酌到这个词语在上下文中的使用情况。如果这个词语在句子中通常被当作一个单独的单位进行使用,而且它的意义也是完全的,那末就能够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语素。
确认一个词是不是是一个语素需要综合斟酌其语音、意义和上下文等多个因素。通过仔细分析,可以找出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语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什么是语素,如何判断一个语素和两个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就是说一个语言单位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最小、有音、有义”才能被称作语素,尤其是“最小”和“有义”。
单音节的语言单位可以直接运用语素的定义进行判定,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语言单位可以使用替代法,即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的语言单位。不论是成词语素还是不成词语素都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语素分成三种构词方式:
1、单音节语素:构词由一个字才有意思的词组成;
2、双音节语素:构词由两个字才有意思的词组成;
3、多音节语素:构词由两个字以上才有意思的词组成。
扩展资料
词和语素的功能有很大不同,音节形式上也有显著特点,区别并不困难。不过也要注意,汉语语素非常活跃,在很多情况下常常可以独立成词使用,这是因为从语素的历史看,它们在古代汉语中基本上与词是一致的,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语素和词有所分工,但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
比如"月亮"的"月",我们只能说"月亮",所以"月"应该是语素,但在"月出惊山鸟"、"山高月小"中,"月"无疑又是词了。
可见,单纯从形式上看,这些单位到底是词还是语素是不容易说清楚的,一定要注意观察角度,从不同角度看,可以归入到不同的类别中去,这并不抹杀它们各自的特点。这有点类似于辨识音素和音位,例如普通话语音单位p,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观察是音素,是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观察是音位。
和字关系:
⑴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大部分的单音节语素属于这种情况。如:“痼”对应难以治愈的疾病。
⑵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多个语素,也就是所谓的多义字,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如:“香”对应香味、味道好、受欢迎、亲吻等多个语义。
⑶多个汉字对应同一个音节、一个语素,汉语中的异体字是典型代表。
⑷一个汉字对应多个音节、多个语素。汉语中的多音多义字属于这种对应关系。
⑸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也就是说一个语素由多个汉字、多个音节对应。如:“巧克力”,他们都不是语素,而是一个记录音节的符号。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区分是一个语素还是两个语素,关键是抓住定义中“有意义”这一点,看这个词是否还能拆分成有意义的单个字。
词是由语素构成,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因此,判断一个词是一个语素还是两个语素,就是看拆分后的字是否是有意义的字。
扩展资料
一、确认语素的方法:
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所谓替代法,就是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也就是对某个语言片段(一般是双音节)的各个成分进行同类替换。在使用替代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首先,一个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语言片段,在替换时必须是两个或多个成分同时都可以分别被替换,否则这种替换法是不符合要求的。
2、在替换时,必须保持结构单位意义的基本一致,替代后的语素义同原来语言片段的语义要有一定的联系。
二、语素与词的关系:
1、无论什么词,都必须是由语素构成的,离不开语素这个构成材料。语素和词不都是无法分别的,大部分词是双音节形式,而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形式,而单音节形式中的语素,只有成词语素与词有不同观察角度问题,不成词语素没有这个问题。
2、词和语素的功能有很大不同,音节形式上也有显著特点。汉语语素非常活跃,在很多情况下常常可以独立成词使用,这是因为从语素的历史看,它们在古代汉语中基本上与词是一致的,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语素和词有所分工,但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