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折旧分录-如何做折旧分录

折旧是指在会计期间内,由于资产的磨损或消耗而对资产价值的一种减记。在财务报表中,折旧是一种重要的科目,用于反应企业的资产折旧情况。

折旧分录是会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记录了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进程。下面是几个关键步骤:

1、 肯定折旧金额:首先需要肯定每期应计提的折旧金额。通常采取的是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方法。

2、 记录折旧费用:在每次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时,都需要将其计入损益表中的“折旧”项目。

3、 期末调剂:在每一个会计期末,还需要将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进一步处理。

例如,假定一个企业在每一年年初购买一台机器装备,并在该年度中使用,其账面价值为10万元。

4.在该年度中,公司需要依照一定的折旧方法计算出每个月的折旧金额,并将其逐月摊销到本钱中。例如,如果采取年限平均法,则每个月的折旧额为10万/12=8,333元。

折旧分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事项,它可以准确反应企业的财务状态和经营成果。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确保所有相干的折旧分录都得到正确地记录和计算。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的固定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累计折旧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5、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期间,照提折旧。

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如果想要学习会计可以找恒企教育,恒企教育业务涵盖了财经类职业教育、设计类职业教育、IT类职业教育、学历辅导、职业资格培训、产教融合、公共培训、高端课程研发、图书文化出版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社会培育优质人才。

计提折旧的分录

1、计提折旧时: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2、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要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清理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的会计科目:

1、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制造费用;

2、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3、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销售费用;

4、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5、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6、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7、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研发支出;

8、企业将自有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其折旧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每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净残值-以前年度累计折旧)÷2

(2)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期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