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不辞职如何拿档案去-国企不辞职如何拿档案
如果离职后不带走个人档案,将对本身造成很大的不便。由于档案是记录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的重要资料,包括学历证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党团组织关系等。
一般来讲,国有企业在员工离职时会要求员工带上自己的档案。如果你选择不辞职,但不带走档案,那末你在未来可能没法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由于很多单位都会查看你的档案来了解你的背景信息。
不带走档案也会影响你的人事关系管理,例如你可能会错过某些资历证书的申请或提升的机会。因此,建议你在离职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档案问题。
对没有离职但仍希望保存档案的员工,可以咨询企业的相干部门或人事部门,看是不是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保管。如果没法在企业内部保管,也能够斟酌将档案寄存在人材市场或职业介绍机构。这些地方通常都有专门的档案寄存服务,可以帮助你安全地保存好自己的档案。
离职后不带走个人档案会对本身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档案问题。
人事档案去哪里找?
楼主人事档案去哪里找?所谓的人事档案,一般情况下都是保留在自己的工作单位。那么如果说你一直在工作单位里工作,那么可以直接工作到退休。其实你的个人档案自己可能一生当中都见不到,因为工作单位直接替你长期的托管自己的个人档案,并且将来再办理退休的过程中,那么会直接提供给社保部门正常的去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但如果说你离开工作单位以后,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常的转移自己的个人档案。一般情况下是需要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但是有的人他可能在寻找工作单位的过程中没有找到国有企业,或者说机关事业单位这样一类的企业,那么他找到了一个民营工作单位,这种民营工作单位是不具备档案托管权限的,并且他也不需要托管档案,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把自己的个人档案托管在有资质的机构当中,去一般就是你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开发中心。
托管到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其实和企业单位正常保管是一样的,因为你毕竟离开那个原有的企业单位了,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进行调档,把它转移到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那么将来如果说你再找到新的国有企业或者说是新的机关事业单位,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从人才交流开发中心,进行调档调阅到新的工作单位继续托管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对于你个人来说就没有任何的问题,那么在寻找个人档案的过程中,也是一目了然,清晰可查。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个人人事档案,平时不注意都认为是个小问题,到了真正需要了,才感觉是个大问题,所以平时关注自己人事档案的去向,是每一个职场人士的必修课。
一、档案可能的去向
根据你提供的情况,不知道你就业的单位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如果是国有企业性质的,当年在这个单位就业后,他们就会去当地人力资源保障局提取你的个人档案,由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如果你就业的单位是民营性质的,一般不会提档,那你的档案应该就还在人力资源局档案中心。
二、查找的途径:
第一步,如果在国有企业就职,先到原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查找,如果在原单位,可联系转移到当地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
第二步,如果你工作的单位是民营企业,那就直接到毕业前接收你个人档案的人资资源局查找,一般档案去向档案管理部门都是有详细登记的
总之,从原单位开始,一直到人力资源局,采取顺藤摸瓜的方式,相信档案是一定能找到的。
首先要纠正你的一个常识性错误,一般只有事业单位带编制档案和公务员档案发会在人社局存档,你明显不属于这两类,那么你的档案应该是在人社局下属的人才中心或者人力资源服务局,这个是首先要明确的概念。
另外,从你的单位性质来分析,有两种情况,由于你没有说清楚,只能是两种情况都进行分析。
第一种: 如果你所属单位是国有企业,那你们单位没有调你们档案,就说明你们单位是国企的子公司或者单位规模不大,管理不是很规范,因为国企具有人事权。或者你是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这种情况,你档案在人才服务中心托管,只需要将离职证明归入档案就行。
第二种: 你所在单位是私营企业或者合资公司,跨过公司,这类企业没有人事权,只能在人才服务中心开一个单位户头,你们员工的档案都归入相应的户头,这种情况的话,你离职后最好从单位户头转出,以个人名义进行托管,避免日后的麻烦。
一般来说,人事档案是在本人最后有着人事档案管理权的部门保管着。所以如果想寻找人事答案,那么就回溯人生历程,看你在哪个阶段还曾经用过所谓此人事档案,那么就去那个部门去寻找。但是寻找后还有什么意义呢?自己又不能将人事档案拿出来,如果后面单位也不需要。找到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1.如果是需要入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那确实是需要人事档案的。人事档案不调动到未来的新单位中,那么入职手续就不算真正完成。除此之外,其他单位是应该现在都不需要人事档案了,包括国企和央企。因为现在这些企业和公司对员工都是聘任制,也就是说有着合同期限,那么调入人事档案还有什么意义呢?
2.人事档案的寻找其实不外乎就是在学校、人才交流中心、曾今工作过的有人事管辖权的单位档案室。这三者的区别在于学校和单位档案室是不收取所谓的档案保管费的,而人才交流中心是要收取保管费的。不在此情况下,如果不需要人事档案的转来调去,那么就不要去人才交流中心调取档案,积攒下来的费用可是不低哦。
3.调取档案是需要有手续的,必须要持着下一家有着人事档案管理权的部门的调动通知,才能办理档案调取。而且整个的寄送过程还不让当事人经手。那么找寻答案就简单了,自己确实可以找寻,但是无法将档案拿走,如果需要从档案中拿出一些材料,那也只能由原单位复制复印件加盖档案章,原件是拿不走的。
4.一般大学毕业如果自主择业,并没有进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那么档案都是在大学的档案室之内。如果曾经在有档案权的单位工作过,后来自己出来工作,那么档案还在原单位。当然现在很多学校还要求学生就业后将档案迁在人才交流中心。给毕业的学生一个建议,能不迁先暂时不迁,可以有效的省下一笔钱来。
5.过去如果城市间迁徙户口,则需要将档案同时迁走。, 但是现在已经不做强行要求了。只要接收单位不做这个要求,那么办理户口迁徙时,派出所和公安局是不做要求的。因为档案的管理是属于人事管理,而公安部门只管户口。但是过去就不行,过去签户口时还必须将档案一定迁入到本市,即使没有接收单位,也必须放入人才交流中心。
给大家讲一下往事。过去年代的档案管理显得非常严肃,非常正式。号称每个人从初中开始就会编制档案。每个人在成人之后,转换的每一份工作档案都要跟随。人生每个阶段你都不知道哪些人在档案袋中写了哪些评语,一切显得都非常神秘。有些人就因为原单位领导写的总结,而影响一辈子的人生。
德先生曾经在银行工作,档案就从大学转到了银行。后来出国求学,回国之后换了一个城市生活,需要迁移户口,就弄的手续非常复杂。新的定居城市要求档案必须一起迁入,又没有地方接收(当时在外资公司),最后只好持着所谓调档手续,往返两个城市几次才迁了过来,这样户口才能顺利也迁了过来。
所以现在的时代好啊,每个人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过去有所谓档案的年代,人生有时候是掌握在写档案的人的手中。
人事档案管理是很严肃的事情,需要有资质管理人事档案的单位才能进行管理。因此,要找人事档案应当就去找这些单位:
一、所毕业的学校
一般来说,学生毕业后的档案会转到该学生就业的单位,或者转到就业地或户籍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是人社局的下属单位),但是,由于管理不规范或其他原因,有些学生的档案并没有转走,而是留在了学校。在招录人员政审时,这种情况有时会遇到。如果要找档案的话,源头是在学校。如果学校转出去了的话,会有转出去的记录。通过转出记录,可以查看到档案转到什么地方了,然后再去转出的地方查找就行了。
二、所工作的单位
如果本人初次就业的单位是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这些单位的人事管理、档案管理比较规范。你工作后,人事部门会让你配合将你的人事档案转到单位进行保管的。
如果后来你辞职去民营企业工作,由于民营企业没有人事档案管理的资质,你的档案是没办法转到民营企业的,要么是你转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要么是没有转出去,还是留地原单位。因此,到原来所工作的单位查找也是有可能找到的。
三、人才交流中心
一般来说,所工作的单位没有管理人事档案的资质的话(一般是民营企业)或者是从事灵活就业、失业了的话,其人事档案一般会转到人才交流中心保管的。现在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的,学校也会把档案转到户籍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原来在人才交流中心保管档案是要收费的,每月15、20元都有,现有人才交流中心保管人事档案不允许收费了。在收费时,你的档案到了,可能会有人打电话给你,让你去签代管协议,去交费。不收费后,这项工作就抓得不怎么及时了,也许你的档案到了,可能很久都没人告诉你。所以,必要时,可以去人才交流中心找一下档案。
四、原单位的主管部门
有些人在国有企业工作时,因各种原因,下岗失业或者停薪留职了,不在单位上班了。后来,这些单位破产了,或者改制了,人员都安置了。其人事档案有的人转出去了,有的人没有转出去。在单位清算完毕,留守人员全部撤出前。那些找不到人,没有转出去的档案可能就会移交到上级主管部门去保管。因此,原单位如果破产了的话,就可以到其主管部门去找找看。
五、其他部门
当年,保管档案能收费的时候,一些有资质的单位也是可以对外保管人事档案的,如技术工人交流办公室,技术人员交流服务中心之类的地方,当时,这些也可以保管人事档案的单位,收费可能还低一些,有些人下岗失业后,可能就会把档案放在这些地方保管。一些国有企业改制或者破产后,对于已领取安置费的人员,可能也会将他们的人事档案整体移交到这些部门管理。
总之,人事档案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丢失、销毁人事档案是要承担责任的。因此,人事档案一般不会丢失,只是转到什么地方保管了而已。具体在什么地方,这就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去分析判断一下了。
以上是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请补充完善。
是这样的,人事档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用的并不多,而且由于工作的变动,加上又过去了很长时间,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档案放在哪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沿着这几条线索去查找。从最开始大学毕业后,档案是存放在当地的人才市场,还是将档案寄回到原籍了;工作后,有无调动档案的情况存在,比如说进入到国企事业单位,那么在你工作的时候起,档案也会调入单位存管。
因此,如果你以前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过,那么是可以询问该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让他帮你查询一下,档案是否还在单位;如果你没有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过,又不记得档案放在哪了,那么是可以去询问你就读大学的城市人才市场的,或者你可以去问一下你的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看看你的档案是否在那里。
建议当你发现自己的档案不知道放哪里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询问查找,以免到时用的时候无法找到,那就很吃亏了。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可以跑一趟当地的人才服务中心查询下自己的档案是否托管在哪?
这要看企业,单位,把档案存放在哪!有的可能自设档案室存放,有的转到当地档案馆,有的转到人力资源部门。一般说,在职的,存放在本企业,单位。或上一级主管部门。下岗失业的,辞职,辞退的,可能转到当地档案馆,或人力资源部门。各地情况不同。
1、你还记得你毕业后档案转到某某人力资源局,然后后期你确定你没有调动过你的档案,那么你的档案就一定还在某某人力资源局。
2、你可以先到某某人力资源局去查找下,如果你的档案不在那里,你可以请工作人员帮你查一下,你的档案从那里调去哪里了。因为调动档案都是有记录的。不管时间多久,只要不出差错,都是很正规有记录的。
3、如果你在某某人力资源局查找不到,应该是你的档案没有在处保存过。这时候你可以去你毕业的学校档案管理办公室去查找下,看看他们的记录里你的档案是调到哪里去了。
希望能帮到你——易美迅档案服务(易老师)
应该是不可以的 工龄应该是都用着的档案转走需要调档函或者你家那边单位的接收函你档案放那能用着吧 我刚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东西
分享日志
热门日志
转正定级(扫盲贴)---真的非常重要!要不办就当一辈子工人了!
分享
转正定级(扫盲贴)---真的非常重要!要不办就当一辈子工人了!
来源: 田佳琦的日志
扫盲帖:关于转正、定职、定级(本科、硕士分别谈)——写给工作不久就辞职的毕业生
最近在论坛上经常看到一些应届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要辞职。当然,我相信毕业生们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有些是身不由己,有些是迫不得已,大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为劳动者,人人都有选择就业的权利和机会,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新工作的大学生辞职的背后,有很多手续需要自己注意,要不然会给将来留下隐患,给个人造成损失。由于最近一段时间是个跳槽的高发期,问我的人也很多,我索性把这些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本科生:
(0)档案问题:接收单位有人事权的,档案直接由单位接收;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档案由单位指定,存放到某家人才(单位存档和人才存档在职能上没什么差别)
(1)转正——〉获得干部身份:
本科生毕业工作的第一年,称为见习期,在这一年里,本科生的档案不能流动。
要等到见习期满(从到单位报到那天算起满一年整),并考核合格,提交见习期总结/小结(有的单位是印制的见习生手册,这些的作用都是一回事),填写转正定级表格,此时本科生完成了转正的手续。
需要注意:完成转正的单位要与你派遣证上的单位一致,不能毕业被派遣到A单位,转正表格上盖章确是B单位(A为B子公司或基层单位不属于这种情况),单位没有人事权的,转正表格上还要加盖存档人才的章。
标志:填写《转正定级表》(存入档案)
(2)定职
——〉获得初级职称
本科生转正之后,会根据你的专业结合你的岗位,获得初级职称(助理)
获得初级职称的条件是:本科生从事某岗位工作年满一年,工作考核合格,在转正之后,给予定职。
标志:填写《初聘技术职称申报表》(该表格各省名称不同,但是大致差不多,这个表存入档案)
(3)定级
——〉定工资级别
我们常听说的“几档几级”,就是工资定级。
大学生在转正、定职之后,你的档案里会多了一张《工资定级表》(各省市叫法略有差别)
标志:档案里有工资定级表
---------------------------------------------
当本科毕业生完成了上述三项,恭喜你,你现在身份上已经是正宗的干部身份了,你的档案可以在人才自由流动了(说难听点就是你这时候可以跳槽了),不完成这三项的毕业生档案,被称为“死档”,其他单位或人才中心是无法调取你的档案的(原则上)。
由于在时间上,这三项都是你参加工作一年后完成的,所以这三项的手续单位一般也都绑定给你完成,到时候你会填写很多表格,不要嫌麻烦,这些可都是关乎你未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东西啊。
(4)改派
这里主要拿北京举例,外省的政策可能要宽松很多。
应届毕业生参加工作,在一年内辞职的,未完成上述三项的,应该去办理改派才能到新的单位就业。(原因是你的档案是死档)
一般来说改派只有一次机会,不能反复改派。
对于已经在就业单位落户、接收档案的毕业生,原则上不应该给予改派(所以那些户口被派遣到京外的,一旦户口落地,再找到能解决北京户口的,也很难改派了。那些未发生落户的,有可能办理进京手续)
所以对于要改派的同学,最好你的户口还没有落地,这样办理起来容易很多。
对于要求改派回原籍就业的,办理起来相对容易,一般学校可以给予办理。
如果改派成功,虽然国家规定,之前的旧单位的见习和之后新单位的见习时间可以累积合并计算,但是由于各单位有自己的规定,可能你之前不到一年的工作经历不被承认,这样你转正定级的时间就晚了几个月。
如果不能改派,原则上(肯定有特例)任何单位和人才都不能调取你的档案,这给你转正定级造成了麻烦
这里还是说北京,这种没有转正定级表的档案,肯定任何单位/人才都不会接收的。
许多外省市的稍微宽松一些,可能人才会接管你的档案,或者人事代理公司,帮你负责转正定级
注意:有单位的人和没单位的人转正定级是有所区别的:有单位的人有职称,没有单位的人没有职称也没有工资定级,只能让你获得干部身份。
奉劝各位本科毕业生走正常的程序,为自己的将来着想,尽量在同一个单位干满一年,把这些手续都齐全了再跳槽,社会上不像学校,不公平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些事情需要忍耐......
硕士研究生:
和本科生一样的地方,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1)转正
/干部身份
硕士研究生没有见习期,不需要见习,直接具有干部身份
研究生的转正其实是试用期转正,因为研究生没有见习期,所以有些单位安排了3-6个月的试用期,观察、考核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试用期满后的“转正”不是见习生转正
根据观察,签3年劳动合同的,一般试用3个月
签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长可为6个月
备注:硕士研究生可以不填写见习转正相关的表格。
(2)定职
硕士研究生参加工作后直接定初级职称
有试用期的单位,也有在试用期满后定职称的
备注:研究生有许多单位不填写初级职称申报表。
(3)定级
硕士研究生工作满6个月,进行工资定级。
工资定级表,由单位人事给你放入档案
(4)改派
硕士研究生工作不满6个月的,上述三项未完成的,档案就是死档。
如果在这6个月里要更换工作,可以办理改派
改派的政策和本科大同小异,只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除非你工作不到3个月就辞职了,否则你再坚持几天就可以盼到档案可以自由流动的日子了,你就可以解放了,研究生档案可以自由流动所需的时间比本科生要短一倍,所以坚持一下就挺过去了嘛
所以强烈建议硕士生,干满6个月再走
所有准备跳槽的应届毕业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单位给解决了北京户口的京外生源毕业生
这类毕业生最好在单位上社保满一年
因为北京市每年对于外地生源进京监督检查很严格,2010年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
专门打击贩卖户口指标、派遣到A单位而实际上人并不在岗位、一心只为户口,刚办下来户口就马上跳槽的毕业生,都是重点查处的范围。
一旦其中发现问题,有可能你的北京户口被撤销(如果你足够倒霉的话)
如果你的户口是通过人才办理的,除了社保之外,那你在人才存档的时间也要满1年(原因也是如上所述)
(2)职称系列
工作之后又改派过单位的毕业生,还要关注一下你的职称系列是否发生了改变
我国的职称系列(见附表)
本科生评职称需要从事相关技术职务满一年,如果你重新找工作的话,从事的职称系列很可能和原来的不同。(比如原来是教师,后来是记者,这是两个不同的职称系列),那么你要在新岗位重新满一年之后才能评初级职称
例如:某本科男生2009年6月毕业参加工作,先在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6个月(教师职称系列),之后2009年12月改派到报社当新闻记者(记者职称系列),并且至今一直干记者的工作,该男生的转正时间为2010年6月,而定初级职称——助理记者的时间应该为2010年12月(从事记者的具体工作满一年),因为数学教师和新闻记者这两个职业完全不同
如果两份工作相近相似就可以将两个工作经验合并,如果他2009年12月改派之后还是做老师,那他定初级职称的时间就是2010年6月
如果该男生(还是2009年6月毕业参加工作)作数学老师满一年(2010年6月)并转正定级,有了助教的初级职称,此时他的档案已经可以自由流动了,他要是再跳槽到报社(这是真正的跳槽,不需要改派了也不能改派了),这时候他是以干部身份换工作的(可以算干部调动了),这时候如果他转行从事新闻记者,虽然他2010年6月已经获得助教职称了,但是由于他转换了职称系列,所以需要重新获取新岗位的新职称,他获得助理记者的时间将是2011年6月。
我国的职称系列(自己对号入座)
1)新闻专业人员职务:分设记者职务、编辑职务。记者职务设高级记者、主任记者、记者、助理记者;编辑职务设高级编辑、主任编辑、编辑、助理编辑。
(2)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专业技术职务从教受到助教一共分13级
(3)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设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
(4)广播电视播音专业职务:设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一级播音员、二级播音员、三级播音员。
(5)农业技术人员职务:设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
(6)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四类:
A、医疗、预防、保健人员:设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医士;
B、中药、西药人员:设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C、护理人员:设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D、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设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技士。
(7)档案管理专业职务:设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
(8)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设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文博管理员。
(9)出版专业人员职务:分设编辑、技术编辑、校对职务。
A、编辑职务(含美术编辑):设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
B、技术编辑职务:设技术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
C、校对职务:设一级校对、二级校对、三级校对。
(10)翻译专业职务:设译审、副译审、翻译、助理翻译。
(11)艺术专业职务:设编剧、导演、演员、演奏员、指挥、作曲、舞台美术设计,以及各类专业美术创作人员的职务,(艺术等级)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舞台技术职务定为主任舞台技师、舞台技师、舞台技术员,分别与艺术专业的二、三、四级相对应。
(12)统计专业职务:设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
(13)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设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
(14)工艺美术专业职务:设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
(15)技工学校教师职务:分设文化、技术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教师职务:
A、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职务设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
B、生产实习课教师职务设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16)会计专业职务:设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
(1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职务:设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
(18)经济专业职务:设高级经济师、经济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
(19)工程技术职务:设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20)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设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
(21)中学教师职务:设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三级教师。
(22)小学教师职务:设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
(23)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设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
(24)专利技术人员职务:分设专利审查、专利代理职务:
A、专利审查人员技术职务:设专利审查研究员、专利审查副研究员、专利审查助理研究员、专利审查研究实习员;
B、专利代理人员技术职务:设专利代理研究员、专利代理副研究员、专利代理助理研究员、专利代理研究实习员,
(25)纺织品品种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人员选用工艺美术系列,其设置为:
A、纺织品品种设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设高级染织设计师、染织设计师、助理染织设计师、染织设计员;
B、服装设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设高级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员。
(26)律师职务:设一级律师、二级律师、三级律师、四级律师、律师助理。
(27)检察官职务:首席大检察官、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共4等12级。
(28)法官职务: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4等12级。
(29)公证员职务:设一级公证员、二级公证员、三级公证员、四级公证员、公证员助理。
(30)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职务:分设驾驶、领航、通信、机械四类:
A、驾驶专业人员职务:设一级飞行员、二级飞行员、三级飞行员、四级飞行员;
B、领航专业人员职务:设—级领航员、二级领航员、三级领航、四级领航员;
C、通信专业人员职务:设一级飞行通信员、二级飞行通信员、三级飞行通信员、四级飞行通信员;
D、机械专业人员职务:设一级飞行机械员、二级飞行机械员、三级飞行机械员、四级飞行机械员。
(31)船舶技术职务:分为驾驶、轮机、电机、报务四类:
A、驾驶技术职务:设船长、大副,二副、三副;
B、轮机技术职务:设高级轮机长、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
C、电机技术职务:设高级电机员、通用电机员、一等电机员、二等电机员;
D.报务技术职务:设高级报务员、通用报务员、一等报务员、二等报务员、限用报务员。
(32)体育教练职务:设国家级教练、高级教练、一级教练、二级教练、三级教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