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是指-三育 是哪些内容

《三育》是指“德育、智育和体育”。其中,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智育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素养;体育则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技能。这三种教育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增进,共同构玉成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体育德育智育和谐发展是谁提出的

体育德育智育和谐发展是康有为提出的。

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低级层次的植物灵魂,主要是营养、生长、发育、繁殖等,指向人的身体,对应体育;中间层次的动物灵魂,主要表现为本能、感觉、激情、欲望等,指向灵魂中的非理性成分。

裴斯泰洛齐研究简化教学的成果,提出“要素教育论”,认为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要素是各种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德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各种关节的活动。

孔子:最早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游于艺”、“兴于诗”、“成于乐”都是美育思想的体现。梁启超:我国美育教育的先驱,他首次提出了“趣味教育”。王国维:著有《论教育之宗旨》我国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把美育和德智体三育相提并论,强调了美育的独立价值。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建构教育目标的第一人。他的德、智、体“三育论”首次在《原强》中提出,认为一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取决于国民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水平。中国欲改变贫弱状况,就必须从提高国民这三方面的素质着手。所谓“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即是:提倡体育;全面开发人民的智慧,提高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忠爱国家的观念意识。严复所论德、智、体三育兼备的教育目标体系,无论是其结构要素,还是各育内容,都基本确立了中国教育目标体系的近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