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亦多术体现了什么原则-教亦多术体现什么思想

《教亦多术》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教育也有许多方法。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到达最好的教学效果。“知行合一”则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将所学利用于实践中。

《教亦多术》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因此应当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育,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他们能够在合适自己的方式下学习和发展。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意思是:孟子说:教育的方法很多,但我不愿意去特意地给人直接的教导,这就是我的教育之道啊 。

《孟子.告子章句下》中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我不屑于教育你,就是在教育你,——这只是无言之教(老子在《道德经》中最早提到“圣人行不言之教”)的一种。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教亦多术是什么意思

孟子的教育思想有:

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4、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论教育目的: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圣贤”及“大丈夫”。表现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即“明人伦”,他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主张兴办庠、序、校等教育机构来培养学生,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教亦多术的意思为:

教:教诲;教训;教导:谆谆教诲。

术: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工作方法ㄧ学习方法ㄧ思想方法。

即整个成语的意思为: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其出处是:出处 《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意思是:孟子说:教育的方法很多,但我不愿意去特意地给人直接的教导,这就是我的教育之道啊 。

造句举例:社中每年举行书法展览会,参展者达数十百人,展品无体不备而无一重复,可见其博学多能、教亦多术,而观者无不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