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指的是-汝阳什么意思

"汝阳"是一个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它源于古代的汝水和阳水,故得此名。汝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汝阳三门始朝天是什么意思

汝阳三斗始朝天 翻译 是 甚至敢饮酒三斗才朝见天子

李琎:初名嗣恭,又名淳,唐汝阳王,加特进赠太子少师。为唐睿宗李旦之孙,让皇帝李宪(原名成器)长子,唐玄宗李隆基之侄。

说起这汝阳王李琎,雅好音乐而且姿容妍美,是皇族中第一美男,有个别号叫“花奴”。一个男人,配着这样的花名,注定少不了许多故事。

中国历代皇帝中,洞晓音律者首推唐玄宗。他不仅演奏出色,而且在乐曲创作方面也有高超的才能,如《霓裳羽衣曲》、《紫云迥》等都百世流芳。《羯鼓录》所录的132首曲目中,有92首均为玄宗制作。玄宗偏爱有舞曲才华的人,世人皆知的杨玉环是一个,而李琎是另一个。李琎平时喜戴砑绢帽,在一次游玩时,玄宗自摘红槿一朵,放在花奴的帽上笪处,此为非常光滑之处,只能勉强放住。花奴奏了一曲《舞山香》,曲毕而花不落,所谓“山峰取不动,雨点取碎急”。玄宗大喜,不停在宁王面前夸赞。这些个韵事,都记在了史书里。

《太平广记》载:汝阳王琎,宁王长子也。姿容妍美。秀出藩邸。玄宗特钟爱焉,自传授之。又以其聪悟敏慧,妙达其旨,每随游幸,顷刻不舍。琎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其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上大喜笑,赐金器。因夸曰:“花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坠也。”宁王谦谢,随而短斥之。上笑曰:“大哥不必过虑,阿瞒自是相师。夫帝王之相,且须英特越逸之气,不然,有深沈包育之度。花奴但秀迈人,悉无此状,固无猜也。而又举止闲雅,当更得公卿间令誉耳。”宁王又谢之。而曰:“若于此,臣乃输之。”上曰:“若此一条,阿瞒亦输大哥矣。”宁王又谦谢。上笑曰:“阿瞒赢处多。大哥亦不用撝揖。”众皆欢贺。玄宗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正弄,未及毕,叱琴者曰:“待诏出去。”谓内官曰:“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由此可见李琎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甚至敢饮酒三斗才朝见天子(汝阳三斗始朝天)。受宠如此,让人都忍不住想起断袖龙阳、南风分桃的故事来。

李琎虽容颜姣好,才艺过人,却也有嗜酒的喜好,不过他的嗜酒心理与常人不同。

“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路上看到酒车,竟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去,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在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不过,大抵所以皇亲中只有李琎才会因酒而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怕是不会这么想入非非的。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可看出李琎潇洒不羁,可列名酒仙,决非争权斗势的宦途中人。李琎之酒,应如他的容貌一样,名为“美好”。

{转}

饮中八仙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