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政审哪些亲属可以通过-国考政审哪些亲属

对国家公务员的政审,一般来讲需要审查考生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的情况。具体来讲,政审可能会考察考生的家庭成员的政治背景、社会关系等信息,也可能触及到对家庭成员的个人品德、遵纪遵法等方面的问题。

在审查过程当中,可能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成员的政治立场:政审会审查考生的家庭成员是不是有过政治上的偏向或活动,是不是参加过反对政府或颠覆国家政权的组织或活动。

2、 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政审会审查考生的家庭成员是不是与有不良记录的人有过密切联系,是不是参与过非法活动。

3、 家庭成员的个人品德:政审会审查考生的家庭成员是不是存在违反道德规范的行动,例如赌博、吸毒、偷盗等。

4、 家庭成员的遵纪遵法情况:政审会审查考生的家庭成员是不是存在违法行动,例如酒驾、毒驾、偷税漏税等。

政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和形象,避免有不良记录或政治偏向的家庭成员进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报考国家公务员时,建议考生和其家人提早做好准备,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影响政审的结果。

政审几代

政审的亲属包括三代,主要是报考人直系三代以内的亲,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婶子,大伯大娘以及姑姑姑父等人。普通公务员只会审查直系亲属。国考政审一般在体合格之后进行,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

许多考生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个公务员,最后却在政审环节出了问题,原因是父母或旁系亲属有了不良行为,而影响了自己的前途,这样作为父母肯定也是后悔不已,因为自己的失信行为而阻碍了儿女的发展。

其实,公务员的岗位并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查三代的,查三代的岗位主要是一些公检法和涉密岗位,公检法系统是比较严格的,有些考生因为自身的经济实力薄弱而在大学期间有了网贷,导致最后没有还上贷款而欠款,成为失信人员。

在政审环节是要求你去银行出具你的银行信誉账单,上面会显示你拖欠还款,已经列入黑名单,那么在政审环节你就不能通过了。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父母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那可谓是得不偿失,而如果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去网贷而导致孩子成为黑名单的人选,那么考取公务员也等于白白浪费了这次的努力。

政审缓解的公检法系统和涉密岗位严格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这类岗位的工作性质是相对比较严格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社会的发展,虽然说上一代人犯的错,为什么要留给下一代人来惩罚,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但凡事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真的有类似的情况,就不要报考对自己政审有影响的岗位就可以了。

父母亲酒驾被拘留过会影响孩子的政审吗:

不会影响,这个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在招聘公告中就有明确写出,政审是审查旁系亲属有无政治犯罪记录,而不是经济纠纷和酒驾行为,所以,对于酒驾之类的行为没有影响。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十六条党组织必须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政治审查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函调或外调。对流动人员中的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时,还应当征求其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基层党组织的意见。政治审查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注重本人的一贯表现。审查情况应当形成结论性材料。凡是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法律分析

1、个人自传。

2、提供毕业证书原件、人事档案的存放地。

3、提供户籍证明材料。

4、提供本人的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5.父母亲、配偶、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舅、姨、岳父母所在单位、村、社区、街道出具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及所在地派出所的政审材料。

6、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8张。

7、未婚证明。

8、无犯罪记录证明书等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五条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以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国家对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实行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第二十六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三)被开除公职的;(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第三十一条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