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遗忘规律有哪些类型-简述遗忘规律有哪些

遗忘规律是指人们对新学习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后逐步忘记的现象。常见的遗忘规律包括: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森豪威尔遗忘曲线和龙格的记忆定律等。这些规律均认为遗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且遗忘的速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快。遗忘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从而提高学习效力。

简述遗忘规律.

遗忘的规律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来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具体内容是:20分钟后,42%被遗忘,58%被记住;1小时后,56%被遗忘,44%被记住;1天后,74%被遗忘,26%被记住;1周后,77%被遗忘,23%被记住;1个月后,79%被遗忘,21%被记住。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是一种记忆的丧失。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也是巩固记忆的一个条件。

[参考答案]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遗忘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论:(1)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遗忘随时间的推移而自动发生。

(2)干扰说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3)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4)动机说认为遗忘是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