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就地保护区呢-什么叫做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产地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的是为了避免物种灭绝,并通过保持生态系统的完全性和稳定性来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实行就地保护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以实现对特定物种和生态系统进行长时间有效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保护途径是
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保护途径是:就地保护
什么是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是实现这种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
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于1956年在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146个,约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8.8到2000年初,我国已经有1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中。到2003年3月23日,我国已经有2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到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8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