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包含了哪些事件-吉林包含了哪些事
吉林省,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以下是吉林包括的一些事情:
1、 历史文化:吉林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长春、延边等地的历史文化遗产。
2、 自然景观: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长白山、松花江等。
3、 食品特产:吉林省有许多著名的食品特产,如吉林豆皮、吉林市狗肉汤、长春水晶梨等。
4、 节庆活动:吉林省有许多著名的节庆活动,如吉林冰雪节、长春电影节等。
5. 科技创新:吉林省有许多科技创新企业和机构,如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
6、 体育运动:吉林省有许多知名的体育运动队和运动员,如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吉林田径队等。
7、 社会发展:吉林省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以上内容是吉林的一些主要特点和内容,但并不是全部。
吉林省 有哪些代表性的东西与事物...
代表性的嘛,景物:长白山、长白山天池、松花湖、净月潭、世界雕塑公园等,
物件:人参、鹿茸、乌拉草、榛果、鹿肉等个人感觉很有特色。
不知道楼主想要哪类的
如有想知道的,可追问,希望能帮到你。
一、1840到1978年吉林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有哪些历史人物
1803年(嘉庆八年)清 *** 废止禁令。
1878年(光绪四年)吉林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 1907年,正式建吉林行省,清 *** 完全处于内外交困、风雨飘摇、惶惶不可终日之中。
光绪帝欲凭借改革地方政治来挽救垂危的统治。他首先发布谕旨:裁撤东北三将军,设立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
吉林省正式建制,称吉林行省,设吉林巡抚(吉林省第一任巡抚为顾肇熙),省会设于吉林市。 1908年,吉林省组成巡抚衙门,吉林将军、吉林分巡道随之废除,吉林巡抚成为吉林省最高民政长官,并兼理旗务。
同年,吉林省仿照关内行省之例,先后在省下置四路分巡兵备道。 1912年:吉林省作为南京临时 *** 和22行省之一,区划沿清旧制不变。
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下诏退位。
268年的清朝统治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
4月15日,袁世凯下令各省督抚均改称都督。陈昭常任吉林省都督。
1926年: *** 北满地委在吉林省建立长春支部。 1930年:于和龙县药水洞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边界状况是:西界奉天,北界黑龙江,南至图们江外韩国,东界苏联。 二十世纪初,东北成为俄、日帝国主义进行殖民扩张的角逐之地。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和后来“五卅”运动的影响下,吉林大地不断掀起反帝爱国斗争风潮。民族工商业有所发展,出现了更多具有近代规模的城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吉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正式建立,以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定都“新京”(今长春)。
1934年,日本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改“执政”为“皇帝”,改年号“大同”为“康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溥仪在通化宣布退位,伪满洲国灭亡。
伪满洲国地图 1931年9月19日,日军占领长春、四平等地。
21日,吉林城沦陷。
吉林省代主席、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降日。
11月12日,吉林省抗日 *** 在宾县成立,诚允任代理主席。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9日零时,苏军向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吉林光复。 1945年10月25日, *** 中央东北局决定在长春成立吉合区党委。
同时成立吉合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周保中。辖区包括吉林、合江以及松江之珠河以东地区。
这是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同年11月10日, *** 中央东北局决定撤销吉合区党政军机构,成立 *** 吉林省工作委员会。
同年12月27日至30日,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召开吉林省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55人,列席代表9人。 吉林省 *** 成立后,其辖区、省会驻地、工作机构、派出机构等,几经变动。
吉林省 *** 成立时,省属市县已由1945年11月10日 *** 吉林省工委成立时辖属的3市23县,调整为辖长春、吉林2市和长春、榆树、德惠、九台、通阳、永吉、蛟河、舒兰、磐石、桦甸、敦化、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安图等16县,至1946年5月下旬部分市、县被 *** 军占领之前,均已成立了市、县 *** ,辖区人口650余万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 *** 把东北划成9省,吉林省领长春、吉林2市和永吉、榆树等18县1旗。
1945年11月25日, *** 永吉地委征得驻吉苏军同意,成立吉林市民主 *** ,至1946年5月28日随军撤出,吉林市被 *** 军队占领。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复建吉林市 *** 。
1945年12月27日,吉林省 *** 在永吉县正式成立,周保中任主席。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 *** 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
11月,在 *** 组织下成立吉林省 *** ,省会设在吉林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民国 *** 划分原东三省为九省,吉林省领长吉2市和永吉、榆树等18县1旗,省会设在吉林市。
同年11月,在 *** 组织下成立吉林省 *** 。 1946年5月, *** 军队从吉林市撤出, *** 在此成立了吉林省 *** 。
1948年3月9日, *** 占领吉林市。
3月10日, *** 吉林省 *** 迁至吉林市。
1948年10月19日驻长春 *** 守军分别起义,投降,长春解放实现吉林全境解放。 1949年4月21日,长春市 *** 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属改由吉林省 *** 直属,东北划分为6省。
新中国建立初期,吉林省辖2个市、2个专区、1旗、22个县和1个工业特区。 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原属吉林的乾安县共同组建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
东北6省改为4省,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以两省新划归吉林省的市、县界线为省界,与朝鲜、苏联国界仍旧。 1954年9月27日,长春直辖市改为省辖,省会迁往长春。
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1县1旗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从此,吉林省。
二、吉林地区的社会变迁,历史事件,公众人物,主要事迹三、吉林省概况 目前吉林省位于东经121°38′-131°17′,北纬40°52′-46°18′,南界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北靠黑龙江省,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隔图们江和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西部为大平原。东南部以长白山主脉、张广才岭、龙岗山脉、吉林哈达岭为主体,形成广大的山岳地区和丘陵地带,以长白山主峰白云峰为最高,海拔2691米,为东北三省第一高峰。
著名的松花江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也都发源于此。
吉林省有延吉、敦化、浑江、吉林等许多盆地和河谷平原,素有山区谷仓之称。中部和西部是松辽平原和中间地带,地势平伏,海拔高度均在150米以下。
吉林省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省会长春。行政区划分为8个地级市(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浑江、松原、白城)、1个自治州(延边朝鲜族)、19个县,3个自治县,18个县级市。
民族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 *** 、锡伯族等31个民族。吉林省属季风区温带大陆平候,冬季长而寒冷,降水量稀少;夏季短而较热,降水量丰富;春秋风大,天平多变,全年平均平温4度左右。
最冷的1月份,平均平温为-16度左右,最热的7月份,平均起温为23度左右。年降水量400-800毫米,无霜平大部分地区为130天。
粮食作物主要有一年一熟的玉米、大豆、水稻、高粱、谷子和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油料、烟草、麻类等。
甜菜是中国集中产区之一。向日葵等小油料作物的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生产的关东烟享誉世界。吉林省有森林面积1.23亿亩,木材总积蓄量6.8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为38%,居中国第四位。木材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吉林省的造纸工业在中国居第二位。
特产人参、鹿茸产量居中国第一位。此外还有貂平、黑木耳、蜂蜜、蕨菜、薇菜、山平萄、平酒花、广东菜等。
吉林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煤、铜、铝、锌、铅、金、镍、钼、石油、石灰岩、硼、磷等70多种。金、镍矿储量均占中国第三位。
有化学、电力、冶金、机械、造纸、制糖、制粉、制造等工业。有高等院校30余所。
名胜古迹有:长白山,东北区东部,中、朝边境东北部山地的总称。是中国名山。
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为古老褶皱山脉经火山活动与河流切割而成。长白山火山有过多次喷发,也有过长时间的间歇。
16世纪以后,有过三次喷发,最后一次是1702年,长白山火山喷出的物质堆积在火山口周围,使长白山山体高耸成峰,形成为同心圆状的火山锥体,有16座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起起峰罗列在火山口周围,称为长白山群峰。平中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东北地区第一高峰。
长白山巅的天池,海拔2194米,是中国最高的火山口湖。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
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41公里,最深部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是中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20.04亿立方米。长白山天池为中朝两国的界湖。
发源于天池的长白山平布,从天池北口68米高的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溅平几丈高的水雾,十分壮观。平布水流便是松花江的源头。
天池周围还有崇德寺、补天石、牛郎渡、金线泉、园池、王池、小天池等景观。在距长白山平布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分布约1000多平方米的长白山温泉带,水温都在60度以上,最高到80度,可以把鸡蛋煮熟。
泉水含硫化氢,可治疗关节炎和起肤病。长白山为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平)的产地。
在原始森林里生长着美人松、红松、落叶松、椴树、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等70余种很有价值的树木。另有高山罂粟、高山杜鹃等香花异草。
长白虎、梅花鹿、黑熊、白天鹅一类的珍禽异兽是世界闻名的。由于长白山自然资源丰富,1980年1月,被列 *** 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松花湖,分布在吉林省中部吉林市的东南部和永吉、蛟河、桦甸等县。在第二松花江(松花江上游)上,距吉林市24公里,是一个人工湖(水库),湖长约200余公里,面积达500平方公里,蓄水量100亿立方米。
水库的出口处建有丰满水电站。松花湖盛产白鱼、鲫鱼、鲤鱼、红尾等鱼类。
高句丽遗址,公元前108年,西汉在长白山西部、鸭绿江中游、浑江下游一带设高句丽县,平后夫余人朱蒙入居平地,建立高句丽政权,都城就设在今天的集安县,直到公元427年迁迁。遗址中最典型的是国内城城址,东西长2里许,南北宽1里余,城墙用石块垒平。
城内及附近遗留许多建筑遗址:将军坟,外形为截头方锥体,高12.40米,用花岗岩条石平成,由下而上计平级,第五级有方形墓室。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于公元414年为纪念起父广开土王而建,位于集安县城东北十里余的地方。
碑身用方柱形角砾凝灰岩石略加修琢而成,高6.12米,四面环刻碑文,共44行,计1800余言。洞沟古墓群,有些古墓中还保留有大量壁画,多以社会风俗、图案和神灵为主要画题。
渤海遗址,唐王朝灭高句丽后,粟末靺鞨人在现敦化县城附近建立渤海地方政权,接受唐王朝册封。渤海前平的都城旧国(敦化敖东城)和五京中的东京龙源府(珲春八连城)、中京显德府(和龙西古城)、西京鸭绿府(临江帽儿山),都分布在吉林省。
这些城址。
三、求吉林的历史故事吉林市是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
19世纪吉林是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
明朝此地为“乌拉国”,明永乐十八年辽东都指挥使刘清奉命来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厂”之称。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东巡时赋诗《松花江放船歌》,诗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国江城”之称。
1676年船厂改称吉林乌拉。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 *** 。
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会,是中国惟一一个市名与省名相同的城市。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特产:“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四大景观:雾凇奇观/滑雪天堂/白山松水/满族风情。
四、吉林省历史上曾出现哪些王朝争霸吉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历史上,有不少风流人物依靠它 丰厚的资源,建立起王朝霸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 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正剧。 远在南北朝时期,居住在农安、长春一带的夫馀人,曾建立 “夫馀国”,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有史记载的少数民族政权。
“来自北 夫馀”的邹牟(朱蒙)与卒本夫馀国公主通婚,先在纥升骨城建 高句丽国(今辽宁省桓仁),后迁都至吉林集安国内城。 隋唐时期,秣鞮族粟末部酋长大祚荣在今吉林省东部称王, 定都在今敦化的敖东城,称“震国”;后迁都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 城,受唐朝册封“渤海郡王”,始称“渤海国”。
渤海国极盛时 “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拥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疆 域西到农安、长春,东到日本海,北起黑龙江、牡丹江流域,南 至鸭绿江流域。
当时农业繁荣,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河谷平原 上土地大量开垦,形成地域特色农业。手工业中也有铁、金、银、铜、细布、丝绸等制造业,被誉为“海东盛国”。
907年,居住在西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在耶律阿保机的率领下 建立契丹国。公元925年,耶律阿保机率军灭渤海国,并统一东 北,改称辽。
女真族完颜部在今吉林松原地区得胜陀举兵反辽,于1115 年建立金国,1125年金灭辽。长春黄龙府为辽金时代的第二大 城,称“银府”。
公元1215年金国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叛金,建立东夏国, 吉林省延吉市城子山古城为东夏国南京,东夏与金并存。公元 13世纪初,蒙古族部落日益强大,建立蒙古汗国,于1233年灭 金,继而灭东夏。
占领金国都城后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统一中国。 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但明初东北仍为元朝残余势力控 制,1387年明朝平定东北。
设都指挥使司,下设卫、所。当时 吉林省境内就有70多个卫、所。
后辽宁省境内建州女真崛起, 在其首领努尔哈赤统率下,先后灭吉林乌拉部、辉发部和叶赫 部,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于1616年建立与明王朝对立的后金 国。 后,清兵入关,一统中华大地。
五、东北三省近代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东北著名的历史事件有九一八事变,江桥之战,伪满洲国的建立,皇姑屯事件等等。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1931年“九一八”后,张学良不抵抗就放弃了东北大片国土,虽然如此,中国人民和爱国的中国军队并没有放弃抵抗,发生在1931年11月4日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就是中国军队对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次有组织的反击。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抵抗侵略者的战斗就在这一天打响了!当时马占山手下只有步兵三个团,骑兵一个团,炮兵一个营。敌众我寡,装备上更是相差悬殊。但是马占山麾下的战士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把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阻挡在嫩江对岸十四天之久。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 *** 和 *** 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除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省的承德市、秦皇岛市。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使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本语:まんしゅうこく)。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六、吉林市的历史吉林省历史上长期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之地。汉族虽很早就移入省区中部和东部一带,从事农业和采集业,但满族、蒙古族及其先世对省内的经济开发影响较大,约3000年前(周)活动在长白山北部一带的肃慎部族(汉称挹娄,隋唐称靺鞨,皆系满族前身)以射猎为主,为本区原始居民。唐代时曾建渤海国于东部山区。宋代时又建金国(女真)。明以后满族经济活动则有畜牧、采集、狩猎、捕鱼及农业等多种生产。省境西部,古称鲜卑、契丹、鞑靼,均为蒙古族同系,以游牧为主。北宋时建立辽国,灭渤海国,势力达于省境东部。至明末,全省仍为人烟稀少,山林茂密,草原丰美的地区。
清顺治年间,颁发招垦令,鼓励华北农民来东北地区开垦,但至乾隆五年(1740)又颁布了"流民归还令",施行封禁政策。在此期间,长白山区划为清室采参与狩猎地,东丰、梅河口、辉南、磐石一带为皇室围场,从今松花江畔的法特起经长春至今辽宁省开原筑有柳条边墙。以西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但清 *** 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
1791年蒙古王公也开始在长春一带招民开垦。在农垦区内出现了酿酒等手工业和小的集镇,东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也有不少汉族和朝鲜族移入,从事农业、伐木和采集。嘉庆八年(1803)废止禁令,光绪四年(1878)吉林又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清初,自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为吉林省设制之始。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会设在吉林,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下设吉长、滨江(哈尔滨)、依兰(三姓)、延吉四道,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
20世纪初始建铁路,1903~1929年修通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吉长、四洮、吉敦、天图、沈吉等线,日伪时期又修通了长图、长白、牡图、拉滨、白阿、梅辑、鸭临等线。这些铁路改变了以吉林为中心的官马驿站交通系统和区域联系方向,哈尔滨及其所联系的地区也由吉林省析出。从而加强了长春的政治和交通地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