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保护机构是什么机构-西汉保护机构是什么

西汉的保护机构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种权利机关,负责管理社会事务、保护国家法律秩序。这些机构包括皇城官府、太常寺、御史台、尚书省等。还有一些专门的保护机构,如兵部、户部、工部、礼部等,分别负责军事、户籍、工程、礼仪等方面的事务。这些机构都是西汉政府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保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汉和唐朝曾先后设置了什么军事行政机构

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地方成为中国领土,西域都护府于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废置。东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班超平西域,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址未详)。至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因西域乱而不复置都护。唐代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尤其是其下辖的安西四镇)、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地区。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

西域都护府

一、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为西域都护府。

二、设立西域都护府说明了以下两点:

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完成了“凿空”拓荒西域的壮举。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因为西域都护府的存在,都表明了一个清晰的史实: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西域都护府的存在,说明了西汉王朝希望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增强了西域各地对中央政权的认同,因此造就了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西域各地相互交流的日益增多,增进了西域诸城邦国、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扩展资料

西域都护府设立的历史背景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秦末汉初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武帝即位时,西汉经过“文景之治”国力空前加强。于是,汉武帝改变了先前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决计武力反击,彻底根除边患。

汉武帝一方面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等同盟力量,以“断匈奴右臂”,另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等率骑出雁门、代郡、云中等地,打败了匈奴的进攻,夺回了河套等失地。

然而匈奴虽然受到汉朝打击,但是其在西域的统治还未根本动摇。于是西汉政府发兵击姑师(今新疆吐鲁番、鄯善、奇台一带)、降楼兰(今新疆若羌一带)、远征大宛,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来贡献”。并且西汉在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之间设立了交通亭站,还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和渠犁(今新疆库尔勒)等处屯田,置使者校尉,以保护汉与西域诸国间的交通要道。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骑都尉郑吉为西域都护,统辖西域三十六国,成为西汉中央政府任命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自此,设置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北)的西域都护府相应成为西汉中央政府在西域的第一个最高军政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九十年探寻,勾勒西域都护府两千年真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设置的管辖机构。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经营西域的重要见证,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西域设置校尉、组织屯田、建设烽燧亭障,维护西域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公元前138年,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骑都尉郑吉为西域都护,统辖西域三十六国,成为西汉中央政府任命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设置在乌垒城的西域都护府成为中央政府在西域的第一个最高军、政中心,代表着中央政权实施了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社会治理。从此,西域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立都护府的背景介绍:

西汉初期,汉朝边境经常受到匈奴人的侵略和骚扰。他们不断地对汉朝边境地区进行侵扰,他们不断地掠夺百姓的粮食财产,甚至会残忍杀害他们。

然而,面对匈奴这样强大的敌人,刚刚建立、毫无根基的西汉不得不先休养。所以才会有长达数十年的文景之治。在文景之治之后汉朝才有和匈奴斗上一斗的资本,此时,汉武帝在位。他为征服匈奴人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在汉武帝在位时,大月氏的君主被匈奴人杀害,因此二者之间产生了矛盾,而汉武帝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决定联合大月氏,对于汉朝来说,正巧和大月同仇敌忾,汉武帝决定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在后期,西汉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一管理,直接在西域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并派出军队进行保护。从此,中原和西部地区也正式联系起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域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