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意志是什么意思-情感意志是什么

情感意志是指一个人的情感状态和意愿之间的关系。它触及到一个人在面对各种情境时,如何通过自我调理和控制,以实现本身的情感与行动的和谐统一。情感意志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来提高,从而到达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学中的知、情、意指什么?
心理学中的知、情、意,分别是指认知、情感、意志。它们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心理学把认知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把情感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把意志定义为“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
知、情、意的辩证关系
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事物(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
知、情、意的辩证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
1、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客体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是客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其它关系属性区别开来,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本质力量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一般的价值属性区别开来,因此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广义角度来看,知、情、意都是一种认知活动,只是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情感侧重于从意义的角度进行认知,意志侧重于从行为效应的角度进行认知。
2、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区别。其主要区别是:认知一般是以抽象的、精确的、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情感一般是以直观的、模糊的、非逻辑的形式出现,意志一般是以潜意识的、随意的、能动的形式出现;认知主要是关于“是如何”的认识,情感主要是关于“应如何”的认识,意志主要是关于“怎么办”的认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没有客观依据而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失去公正性而变成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把情感与意志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成了空洞的情感;如果把情感与意志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成了糊涂的情感。
3、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价值关系,行为关系也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认知是情感的源泉,情感是意志的源泉;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情感最初是从认知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意志最初是从情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发展;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怎么理解人性中的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是不同于认知过程的一种心理过程。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叫敌意,有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叫焦虑。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心境并不是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件。
心境往往由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会发生重要的影响。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激情往往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激情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事物叫应激源。
人的高级情感包括很多种,主要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此外,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等。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和果断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
和坚韧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虎头蛇尾和执拗。
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就是平常所说的自制力或叫意志力。
和自制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怯懦和任性。
意志品质是我们评价一个人性格的标准。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关于意识的定义和概念,一定要将其与精神、理性、真理等概念区分清楚。 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 意识原意为精神活动。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识,就是认知,认识。意识,代表我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意识,代表了我们可以认识自己的存在,可以知道发生的事情。可以对立与不同于自己的存在进行对比。意识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认识和知道事物的存在的那个。意识本来就是精神同一种用法。理性从意识而来,真理是观念等同,跟心理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0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