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制止包括哪些内容-口头制止包括什么
口头制止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它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谢绝、反对或正告的意思。口头制止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使用明确、有力的语言:口头制止需要使用直接、简洁的语言,让对方能够清楚地理解你的意图。
2、 表达态度和立场:口头制止应当明确表明你对某个行动的态度和立场,告知对方你不接受这类行动。
3、 提供具体的理由:如果可能的话,提供具体的缘由或理由,解释为何你不支持某种行动。
4、 明确的要求或命令:口头制止应当是明确的,并且需要有要求或命令的性质,以便于对方采取行动。
5. 坚定的语气:口头制止需要用坚定的语气,让对方知道这是不可改变的要求。
徒手制止的使用
法律分析:
1、口头制止,是指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发出口头命令的强制措施。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开始的时候警察仅是发出命令要求男子出示驾驶证件、行驶证件。
2、徒手制止,是指使用身体强制力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制手段。
3、使用警械制止,是指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使用驱逐性、制服性、约束性警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制手段。
4、使用武器制止,是指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使用武器制止暴力犯罪行为的强制手段。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
第三条 公安民警现场采取处置措施,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使用较轻处置措施足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较重处置措施。
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可能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妥善处置。
第四条 公安民警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本规程采取处置措施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公安民警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中,应当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危险性、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人等情况保持警惕,防止、减少自身伤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15条
中新网3月20日电,国务院法制办网站今日公布《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工作规则中规定,旅客在飞机上存在强占座位、打架斗殴、寻衅滋事、违规使用手机等九类扰乱行为将被口头制止,制止无效将被采取管束措施。
工作规则中规定,机长统一负责飞行中的安全保卫工作。机长在处置航空器上的扰乱行为或者非法干扰行为,必要时请求旅客协助;在航空器上出现扰乱行为或者非法干扰行为等严重危害飞行安全行为时,根据需要改变原定飞行计划或对航空器做出适当处置。
工作规则规定,机组成员应按照机长授权处置扰乱行为和非法干扰行为。根据机上案(事)件处置程序,发生扰乱行为时,机组成员应当口头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当采取管束措施;发生非法干扰行为时,机组成员应当采取一切必要处置措施。
根据工作规则的解释说明,非法干扰行为,是指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或未遂行为,主要包括:
(一)非法劫持航空器;
(二)毁坏使用中的航空器;
(三)在航空器上或机场扣留人质;
(四)强行闯入航空器、机场或航空设施场所;
(五)为犯罪目的而将武器或危险装置、材料带入航空器或机场;
(六)利用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死亡、严重人身伤害,或对财产或环境的严重破坏;
(七)散播危害飞行中或地面上的航空器、机场或民航设施场所内的旅客、机组、地面人员或大众安全的虚假信息。
扰乱行为,是指在民用机场或在航空器上不遵守规定,或不听从机场工作人员或机组成员指示,从而扰乱机场或航空器上良好秩序的行为。
航空器上的扰乱行为主要包括:
(一)强占座位、行李架的;
(二)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
(三)违规使用手机或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的;
(四)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等航空设施设备或强行打开应急舱门的;
(五)吸烟(含电子香烟)、使用火种的;
(六)猥亵客舱内人员或性骚扰的;
(七)传播淫秽物品及其他非法印制物的;
(八) 妨碍机组成员履行职责的;
(九)扰乱航空器上秩序的其他行为。
法律分析:对正在以非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公安民警可以口头制止。口头制止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人逃跑、毁灭证据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公安民警可以根据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徒手制止措施。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 第十五条 对正在以非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公安民警可以口头制止。口头制止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人逃跑、毁灭证据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公安民警可以根据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徒手制止措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0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