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8是什么口岸-2942是什么口岸

“2942”是上海海关的报关编码,它主要用于标识商品在海关报关时的信息。每一个商品都有一个唯一的2942代码,用于标识其类型、规格和海关监管要求等信息。
中国最富有的18个城市排行 看哪里盛产土豪
1.广东东莞市
东莞市(官方外文名称为Dongguan,传统粤语外文名称为Tungkun)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该市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东莞为“广东四小虎”之一,更是国际加工业的重要一员。东莞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11万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约10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2.新疆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市区东北角一群天然沥青丘——黑油山。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于1958年建市,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区的地级市,下辖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四个行政区,总面积7700多平方公里,居住着汉、维、哈萨克等38个民族,人口45万余人。
3. 江苏苏州市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苏州是江苏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是江苏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4. 广东佛山市
佛山简称“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广东第三大城市,1951年6月26日成立。这里是黄飞鸿、李小龙的故乡,也是珠三角的经济重地。
5. 江苏无锡市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与苏州接壤,西与常州交界,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无锡。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无锡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小上海”、“布码头”之称,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6. 广东珠海市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是中国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1°48~22°27、东经113°03~114°19之间。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珠海于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并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7. 广东中山市
中山市位于中国华南,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属于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
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中山市总面积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常住总人口251.74万人(2011年人口普查),民族以汉族为主,主要语言为粤语。
8. 浙江舟山市
舟山,是中国浙江省辖地级市,也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由1390个岛屿组成,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全市区域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群岛之中,以舟山岛最大,其“形如舟揖”,故名舟山。全市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美称,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9. 浙江温州市
温州,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为中国浙江省辖市,简称“瓯”。全市陆域面积1178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下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12.21万,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
10. 江苏常州市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银领摇篮,科教名城。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天宁、钟楼、戚墅堰、新北、武进5个市辖区,全市土地总面积4385平方千米,人口45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47.31万人。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长江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超过百万吨。
11. 浙江绍兴市
绍兴市是浙江省辖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东经119°53′03"至121°13′38"、北纬29°13′35"至30°17′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境域东西长130.4千米,南北宽118.1千米,海岸线长40千米,陆域总面积为8273.3平方千米。市辖区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万(2013年11月数据)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
12. 内蒙古包头市
包头,源于蒙古语“包克图”,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居住着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等31个民族。包头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
13. 浙江嘉兴市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上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14.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宫帐守卫”。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24-40°5140,东经106°4240-111°2720。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约340千米。总面积86752平方千米。截止2008年3月10日,据人口计生部门统计,全市有户籍人口159万人,外来流入人口44万。
15. 山东威海市
威海市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一,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
2009年5月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
16. 山西太原市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濒临汾河,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太原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2011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太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体,轻纺、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和建材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17. 山东东营市
东营市位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西营以西有一村庄哨头,三村为东征时扎寨位置。明洪武年间建东营村。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由是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部分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
1965年3月,成立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
1983年成立地级市。
2003年,东营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18. 内蒙古乌海市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乌海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
漠 河 概 况
漠河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祖国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至124°20′,北纬52°10′至53°33′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份。
198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县,现与西林吉林业局政企合一。全县所辖四镇:西林吉、图强、劲涛、兴安;一乡:漠河乡;五个林场:古莲、前哨、河东、河湾、金沟,县址在西林吉镇。漠河县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境内有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土家等11个民族,人口已逾十万。
漠河资源丰富,尤以森林、矿产、旅游、珍稀动植物资源闻名于世。全县林地面积16281平方公里,木材总蓄积量1464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杨树、柳树、 云杉等;矿产资源有黄金、煤炭、石灰石、石墨、膨润土、大理石、汞、黄铁、水晶等,其中黄金、煤炭开采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黄金开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曾被慈禧定为“胭脂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所辖北极村是我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村内有“中国最北一家”、“北陲哨兵”碑、“神州北极”碑、望江楼等旅游景点。每年夏至,县政府都要在此举办盛大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中俄界河——黑龙江源于漠河,江水晶莹,曲折而下,两岸风光绚丽,景色秀美,境内原始森林繁茂葱郁,可探险、狩猎、篝火野宿。“胭脂沟”、“古黄金之路”充满历史的神秘,雅克萨古战场等明、清、民国时期的古迹遗址景点众多,随处可见。近年又开通了对俄过境游,为漠河旅游事业插上了飞向世界的翅膀。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马鹿、驯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梆鸡、野猪、獐、狍子、雪兔等珍禽异兽四百余种。黑龙江冷水鱼更是享誉海内外。这里的绿色植物天然、名贵、无污染,牙格达(红豆)、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是酿酒和调制纯绿色饮品的最佳原料;猴头、木耳、蘑菇、蕨菜、金针菜等遍布群山峻岭,另有名贵草药三百余种。
漠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信、电力、接待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嫩林铁路直达哈尔滨,嫩—漠、黑—漠国防公路四通八达,水运沿黑龙江可转运乌苏里江、松花江,并可直通海运。改革开放以来,广播、通讯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外程控直拨电话、移动、无线寻呼网俱全,通信便捷。北极宾馆、漠河饭店、北极度假村等一批高档宾馆相继建成,接待条件十分优越。
漠河与俄罗斯赤塔州、阿穆尔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42公里。漠河口岸已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拥有两个常年过货通道。近年来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贸易额逐年高速递增。 中俄洛古河界江大桥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漠河机场即将开工建设。
进入新世纪,漠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建设繁荣富强、文明开放的新漠河。
2004年,漠河县分别被国家爱卫会、国家绿委会评为国家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
漠河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诚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合作开发、投资办企,共图发展。
漠河,位于北纬52°10′~北纬53°20′,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也是我国最冷的县。一年中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长达8个月之久,1月份的平均气温达-30 6℃,这里曾出现过-52 3℃的极端最低气温,而年平均气温则为-5 5℃。因为天寒,漠河为多年连续冻土区,冻土层深达100米以下,即使夏季地表解冻,融化层也只有2米左右。
漠河人有许多值得骄傲的东西。除森林资源及金、煤、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外,境内有山鸡、野猪、鹿等珍禽奇兽数百种,江中的狗鱼、鳇鱼、鳕鱼等冷水鱼享誉海内外,山中的牙格达、山葡萄、都柿果还是制作果酒和饮料的极佳原料,林中还有猴头、木耳、松菇、灵芝……
然而,最令漠河人以及旅游者关注的是当地的两大自然景观——白夜和北极光。
白夜,每年夏至,由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使得坐落在北半球的我国形成了昼长夜短的现象。而漠河在我国最北端,白昼极长,黑夜极短。夏至这一天,漠河的日照时间长达17个小时,日落之后晚上11时天仍然很亮。人们坐在白夜里能够看书、写字、下棋,午夜1时至2时所谓的夜幕降临,天是灰蒙蒙的,人们相距十几米仍可辨清对方。此时,晚霞与朝晕在漠河上空交相辉映,景色异常绚丽。夜幕持续不足两个小时,天又放亮,当地人说:一场电影没放完,天又大明大亮了。
漠河的另一景观:夏至前后夜间能看到的北极光。极光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极地罕见的自然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球极地磁场的影响而偏向两极,并与大气层中的分子、原子猛烈撞击而产生的光束。在南极发生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发生的叫北极光。
北极光的形状多种多样,目前人们看到的有的像圆弧,有的像圆柱,有的呈带状,有的呈梭状,有的似葫芦等。颜色有的是橙红,有的是紫色,有的是杏黄,有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相间。极光从初现到消失,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有长有短,短则几分钟,长达几十分钟。如1957年在此出现的一次弧形极光就达45分钟之久。并且其间变幻莫测、五颜六色、缤纷奇丽、可谓壮观。
漠河县是我国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带,所以漠河县委、县政府将夏至定为“北极光节”。每年这一天,海内外成千上万游客欢聚该县的北极村,既度过难得的白夜,又盼望着能观赏到神奇的北极光。但是北极光并非年年出现,据了解,当地一些中老年人大都见过北极光,而年轻人见过的并不多。
位置面积 面积18367平方千米/18233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8万(2002年)。
地形气候
驻地邮编 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邮编:165300。行政区划代码:232723。区号:0457。拼音:mohe xian。
行政区划
漠河县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图强镇、劲涛镇、兴安镇,漠河乡。在体制上漠河县与西林吉林业局政企合一。境内有西林吉林业局、图强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3个中直林业企业,及古莲河煤矿和漠河发电厂2个大型企业。
历史沿革
漠河名称来源于河名。漠河又名墨河,此河发源于内兴安岭,北注入黑龙江,其河水黑如墨色,故名墨河,后演变为漠河。此河现已干枯。
唐虞三代属肃慎地;两汉时为匈奴主部的边界地;三国时期属鲜卑东境地,晋时为豆子国,属鲜卑地;北魏时为乌路候的属地;隋代归属东突厥;唐代归属渤海靺鞨部;辽代为辽东道的附属地;金代归黄龙府管辖;元代属和林路总管府;明代分属朵颜、东宁、夫余等卫管辖;清为援珲副部统的辖地,后归墨尔根副都统府管辖。光绪年间随着老沟金矿的兴起和发展,使此地逐渐变成者沟金矿对内对外往来的门户,由于此地较为重要,使欲在光绪三十四年(1808年)设置漠河直隶厅,但未能实行.宣统元年(1909年)设立漠河总长,同时在黑龙江沿岸即漠河领域内设国境监视所六处,均也漠河总长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于巴尔虎设监视所十处,也归漠河总长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漠河监视所与珠尔干监视所管辖地域合并,设置漠河没治局,隶属于黑龙往省黑河道.民国六年(1911年)漠河设治局改为漠河县.伪满洲国初期本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为丙类县,康德元年(1934年)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将东北划分为十四省,本县划归新设的黑河省管辖。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又将兴安北省的北部划归本县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东北新省区方案,改东北为九省,将伪北安,黑河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漠河县划底黑龙江省管辖。后漠河县撤销,并入呼玛县。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四日又由呼玛县的部分行政区域析置恢复漠河县。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8月16日正式设立。
1981年,国务院批准恢复漠河县,在古莲区的基础上组建漠河县政府,撤销阿木尔、图强两区,其行政区管辖原阿木尔、图强、古莲和待开发的无人区富克山4个区。辖西林吉(原属古莲区)、图强(原属图强区),劲涛(原属阿木尔区原名阿木尔镇)3个镇和漠河、兴安(原名额木尔)2个公社。马伦、开库康公社划归塔河县。
1984年公社又改为乡。至1990年底全县行政区划管辖为西林吉镇(县城,设一个桥北街道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7个自然屯);图强镇(下设育英一个街道办事处,10个居民委员会);劲涛镇(下设长缨一个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漠河乡(下设3个村民委员会;3个自然屯);兴安乡(下设5个村民委员会,5个自然屯)。
区域变迁
一、清末时期境域
1909年(宣统元年),始置总卡衙门,衙署驻于漠河。总卡衙门负责漠河一代地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税收、民事和涉外事务等职责。据瑷珲副都统姚福升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勘定,漠河总卡所辖8处卡伦,为设治基础。西到洛古河卡伦以上8千米的额尔纳河口,下至呼玛尔总卡所属依西肯卡伦分界,东西长约350余千米。南以伊勒阿林山(金伊勒呼里山)山脊线与嫩江县分界;北到黑龙江中游与俄罗斯国隔江相望,南北宽220千米。辖区总面积15.8万方里,合3.95万平方千米。
二、民国时期境域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民国元年7月4日)《黑河道及沿边各署局、卡暂行办事权限》载:漠河总卡在民国之初区域无变,“呼玛厅改设治局,现辖区域,暂依拟设呼玛、漠河两厅属境为界,呼玛内之呼玛尔河总卡官,因呼玛现设治即行裁撤。”“唯漠河总卡(官)距呼玛甚远,暂仍设立,并管所辖各分卡,仍归呼玛设治局节制。”1912年(民国二年)冬,因呼伦贝尔蒙古独立,珠尔干河总卡官赵春芳组织汉军二营,占据吉拉林,与叛蒙拼死抵抗。呼伦蒙古独立后,唯珠尔干河总卡辖地不服叛乱。之后,黑龙江督军命令赵春芳率兵退守漠河,并决定将珠尔干河总卡并入漠河总卡。
1914年(民国三年)初,珠尔干河总卡辖地与漠河总卡辖地完全合并后,于同年5月间成立漠河设治局,其辖境范围包括珠尔干河总卡并入辖地6.2万方里,合1.55万平方千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0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