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不会选什么题型-数量关系不会选什么
在数学考试中,如果题目触及到数量关系的选择题,考生需要对基本的数量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能力。以下是关于“不会选择数量关系”的解答:
1、 不熟习基本数量关系:对不熟习的基本数量关系,考生应花时间学习和练习,以便能够熟练掌握并利用这些关系。
2、 对具体问题的理解不足:考生在做数量关系题时,需要仔细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才能肯定正确的解题方法。
3、 忽视细节和特殊情况:数量关系题可能触及各种复杂的逻辑和计算,如果忽视了这些细节和特殊情况,便可能致使毛病的选择。
4、 缺少分析能力:在数量关系题中,分析是关键,考生需要学会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5. 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考生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可能会在遇到复杂的数量关系题时感到困惑或束手无策。
6、 缺少耐心和毅力:在做数量关系题时,考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由于这些题通常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思考和解答。
在面对数量关系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上内容几点,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技能。
数量关系怎么蒙比较好
数量关系蒙题技巧如下:
1、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
2、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
3、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灶陪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
4、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
5、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的选项,先代入验证,此多为正确选项。
6、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能秒杀就秒杀。不能每道题都计算,要学会适当放弃。
7、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代入公式求解。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实在不能解再列方程。
数量关系题型介绍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数量关系题的“蒙题大法”有这么几种技巧:
1.关联选项
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
举个例子:
(2017-北京)某种鸡尾酒的酒精浓度为20%,由A种酒、B种酒和酒精浓度(酒精重量÷酒水重量)10%的C种酒按1:3:1的比例(重量比)调制成。已知B种酒的酒精浓度是A种酒的一半,则A种酒的酒精浓度是:36%。
已知B种酒的酒精浓度是A种酒的一半,观察选项,发现D选项是A选项的一半,优先推测A种酒的酒精浓度是36%。但有时候,两个选项之间的等量关系,并不明显,需要考生自己去挖掘。
2.生活常识
万事万物皆相通,问题皆源于生活。其实很多时候,生活常识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秒杀题目。
举个例子:
(2014-国家) 两同学需托运行李。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5元、78元,甲的行李比乙重50%。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1.5元。
由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可知,应该优先选择稍微低一点的。若降低2.5元,已经降低了约50%,不符合略低。
3.极端假设
当题目涉及计算量十分庞大时,不妨假设最极端(最特殊)的情况,然后用实际情况与假设的极端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举个例子:
(2014-联考) 工厂需要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工作需要96小时完成,乙需要90小时,丙需要80个小时。现在按照第一天甲乙合作,第二天甲丙合作,第三天乙丙合作的顺序轮班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当全部零件完成时,甲工作了32小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