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讲究的是什么动物-斗牛讲究的是什么
斗牛是一种源自西班牙的古老运动,其讲求的是以下几点:
1、 猎物:斗牛通常使用的猎物是公牛,这是斗牛活动的核心部份。
2、 比赛场地:斗牛比赛通常在室外的竞技场上进行,这个场地被称为斗牛场。
3、 牛角:斗牛选手使用特制的长矛和帽子来与牛角战役。这是一场气力与技能的对决。
4、 观众:斗牛是一项充满豪情的表演,吸引了大量观众的观看。
5. 独特性:斗牛是西班牙文化的意味之一,也是西班牙人的自豪。斗牛有自己的规则和传统,每个斗牛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兰溪的斗牛风俗有什么影响呢?
兰溪斗牛,亦即金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斗牛时日,一般选定在春秋农闲之际,数十天便举行一次,多选周山环抱的水田为场地。斗牛当日,参斗之牛装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声雀跃。以号声为令,斗牛即始。届时,两牛四目怒视,夹尾低头,四角相接,奋力争斗,而场边观者则呐喊助威,呼声雷动。但见败者血肉模糊、仓皇溃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结束。所谓成王败寇,在此更是深为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为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百倍,威风一时。历史相传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与鲁肃微服出巡东阳郡(今金华市)。孙权为培养当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东阳郡大兴斗牛之风。自此,婺城区雅畈镇铜山白鹤庙开创斗牛节,铜山也成了金华斗牛的创始地。
解放后,斗牛活动停办。
1985年4月,金华市在湖海塘畔重建斗牛场,占地十四亩,于1986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来斗牛场拍片,把金华斗牛搬上了银幕。一年后,因收不敷支,于1987年7月关闭。自1992年10月4日以来,“金华斗牛”于每年重阳节隆重开角,并伴有斗牛大奖赛,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
另一说:金华斗牛风俗究竟始于何时无考。据清末进士、县人王廷扬所作《斗牛歌》小序中云:金华斗牛“始于赵宋明道年间(1032─1033)”积习相沿,经久不衰,是带有东方文明独特魅力的民间游乐活动。现状金华斗牛濒临绝迹。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
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斗牛表演少、饲养费用不堪重负纷纷宰牛卖牛。仅今年以来,在金华斗牛的发源地婺城区,就已宰杀斗牛10余头,当地斗牛现存栏不足50头,而一次正式表演就需要32头斗牛。斗牛文化斗牛除金华市外,市属义乌、浦江、永康、武义、兰溪等均可见到。一般都是为庙宇开光的一项娱神活动。永康为祭把“胡公大帝”(北宋胡则),兰溪则为祭把白沙大帝(三国卢植), 金华县则是“邢公大帝”(北宋邢植)的庙会活动内容之一。武义称斗牛为“抄牛”或“抄牛角 ”,永康称“操牛”,浦江称“轧闯牛”。每年稻秧插竣“开角”(一年第一次斗牛),至次年春耕·前“封角”(一年最后一次斗牛),除农事大忙或风雪相阻外,几乎是一月一大斗,半月一小斗。斗满一周年,称“一案”。
古今文人,写过 金华斗牛文章不少。鲁迅早期即为金华写过斗牛文章。他在 《观斗》一文中写道:“看今年的《东方杂志》才知道金华 又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两样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 我们是使牛和牛斗。”(《鲁迅全集》第五卷)作家曹聚仁 在《万里行记》中云:“金华斗牛历史可能比西班牙早,却是牛斗牛,其热闹刺激不在西班牙之下。”台湾女作家林黎也写过“斗牛风光炽金华”的文章,翻译家、文学家傅求华对金华斗牛称之为“东方文明之斗牛。”据《金华市志》、《金华县志》记载:金华斗牛土话叫“牛相操”,昔日把斗 牛作为娱神活动,并与庙会相结合。《金华县文史资料》( 1990年11月第3辑)《金华斗牛俗》一文介绍了金华斗牛过去作为娱神和庙会相结合的情景十分有趣,特别是美 丽的传说故事,发人深思。云:金华“当斗牛之俗护上‘娱神’的面纱后,更促使其兴盛。金华农村每年有‘五侯三佛’ (五侯是卢灵贶侯、胡赫灵侯、邢刚应侯、钱火应侯、陈铁 应侯。三佛即定光佛、大士佛和慧光娘娘)庙会,届时要斗 牛以娱神。王廷扬的《斗牛诗》中所咏的‘越俗信鬼好佞佛, 金华赛神乃斗牛,胡公邢公割南北,一保一庙如山丘’,就表明金华斗牛和赛神的关系;南乡北乡都是斗牛盛行之地。 诗中的胡公即永康人胡则,在北宋仁宗明道年间为官时,曾为婺、衢两州百姓奏免身丁税,人民对他感恩戴德,他死后被尊为胡公大佛,立庙祀奉,并定时(旧历八月十三日)举 行斗牛,以娱胡公。故此风甚炽。邢公,系北宋仁宗时金华 赤松乡的邢植,膂力超群,庆历年间曾应武举,不幸名落孙 生,他愤言‘大丈夫在世,不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死后 亦当呵护万民,庙食百世!’言讫而殁。相传他死后曾多次显灵,‘为民驱蝗逐疫’。封建统治者‘神道设教’以愚百姓,遂敕封为邢刚应侯。乡人在他出生地金华北山东紫岩建 立康济庙,四时祭享,每隔八年,斗牛一‘转’(轮转), 以示崇‘功’报‘德’。金华东北乡百姓,对以斗牛来娱邢 公,自然有特殊感情和吸引力。故其东北方向的曹宅、岭下、 山口、鞋塘、二仙桥、后垄等地斗牛之风尤甚。其实,在金华,百姓以斗牛来娱神,不限于此二神,凡著名寺庙都有此祈神活动,如孝顺就是天量寺、紫岩殿、刘下殿等。自然使斗牛之风著遍盛行。斗牛据《金华县志》所述:“斗牛之选养十分讲究,要选颈短、峰高、后身短小,生性凶悍的‘黄枯牛’。平时教以斗 法,经常训练,使之善斗。根据牛体特征和斗法给牛命名, 如‘黄双牙’、‘铁榔头’、‘乌龙挂’、‘英雄挂’等等。史载塘雅乡有头牛叫‘壁山’,屡斗屡胜,名震金属各县, 价值千金。对斗牛护理精细,粪尿随拉随扫,热天牧童为其打扇,驱蚊降温,甚至挂以蚊帐。饲以优质草料,另加麦、豆等精粮。角斗前喂以鸡蛋、桂园酒、人参汤。买卖斗牛, 俨若结亲,买主、卖主互称‘牛亲家’, 称卖方牧童为‘牛 大舅’。买卖仪式隆重,酷似嫁娶新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