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式训练说-什么叫形式训练说
情势训练说是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学习过程当中发现的。情势训练说认为,人的行动是在不断重复刺激的过程当中构成的,这类重复刺激就是“情势”,也就是一种被称为“条件”的刺激。当某种特定的“情势”被反复显现时,人就会构成对该情势的反应,即所谓的“条件反射”。情势训练说对理解人类的学习和记忆进程有侧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利用。
简述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
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设。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不同的官能相互配合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所谓官能,即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增强它们的能力,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例如,记忆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并记住各种东西,思维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更好地思考各种问题。
形式训练说的优缺点
形式训练说的优点是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对于有效工作技术加以特殊训练的作用。形式训练说的缺点是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认为各种心理官能是非物质的实体,生来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可以通过练习得到加强,这是对能力的一种错误认识。因此引起了一些研究者对形式训练说的怀疑和反对。
形式训练说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某些官能如果受到训练,就自动地强化了其他官能的作用。形式训练说具有积极意义,但也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而受到怀疑和批判。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
形式训练说含义:
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源于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所提出的官能心理学,把迁移看成是官能通过训练而得到改善来实现的。训练是提高心理官能能量的手段和方法。
詹姆士的实验表明: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记忆方法的改善。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一种学习迁移理论,至今在欧美盛行了约200年。它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
例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回忆活动,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他们认为非物质的心灵(即灵魂或非物质的实体)固有的各种官能,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得到发展。如形式训练说者维克尔夏姆认为。要发展官能,除练习以外,没有其它办法。
这个灵效的练习一词。是人类一切能力所从出的。他还说:感官是越用越敏锐的。记忆力由记忆而增强,推理力、想象力则由推理和想象而长进。这些能力如果不用就变弱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