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产品是什么意思啊-参公产品是什么
参公产品是指在政府公务员系统中使用的办公用品和装备。参公产品通常是符合政府采购政策,经过严格挑选和审核的高质量、高效力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办公桌椅、打印机、电脑、电话等,它们都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力和提升工作质量而设计的。
首批券商资管“参公”产品落地 明星产品门槛大幅降低受青睐
9月16日,国泰君安资管大集合改造后的首只产品“君得明”(即君得明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正式对外发售。据悉,该产品发售首日销售规模达120亿元,足见投资者的认可。
据悉,“君得明”是国君资管首只大集合改造落地的产品,该公司从投资者的体验感考虑,原计划不实施比例配售,但为了持有人的利益,将主动控制产品规模,昨日已暂停申购。
明星产品门槛大幅降低受青睐
之前门槛高达10万元的明星产品,如今只需1000元便能参与。“君得明”9月16日正式对外发售,投资门槛降至1000元,这意味着原来10万元起购的明星大集合产品正式“参公”运行,即产品保留集合计划的形式,并按照公募基金进行产品运作。
该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为国泰君安和招商银行代销,此外,还有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天天基金。
根据募集说明书,“君得明”将不对单个投资者累计持有份额设定上限。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该产品将不设规模限制?
对此,有接近国君资管的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君得明”是国君资管首只大集合改造落地的产品,该产品希望不要实施比例配售,因此在产品规模上会有多套方案,主动控制产品规模,力求保证客户体验。
数据显示,“君得明”前身国泰君安明星价值股票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成立以来回报率超过180%,最新产品净值为1.93元,产品最新规模为4亿元。
首批大集合改造产品各具特色
8月中旬,证监会批复东方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率先推进大集合资管计划改造,3家券商共有4只产品获得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同变更函。其中,国君资管有2只大集合改造产品入选,一款为权益类产品,另一款为债券类产品。本次发行的“君得明”由原权益类产品改造,先行发售。
中信证券的首只大集合改造产品也在早前低调发售。原名为“中信假日理财”的分级产品,改造为6个月的定开债产品,名称为“中信证券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不过,据上证报了解,这款产品销售情况较为平淡。
东方证券资管由东方红7号集合资管改造后的东方红启元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东方红启元”)已经进入老客户意见征询阶段,待老客户9月20日意见征询结束后,将启动公开发售。
从最新规模看,“东方红启元”目前规模为16亿元,产品最新净值为3.3023元,成立以来回报率高达306%。从该产品披露的半年度报告看,其集合计划份额净值为2.9598元,份额累计净值为3.4718元;报告期内集合计划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9.14%,略微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9.33%。
有资管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首批3家头部券商的大集合改造产品推出后,市场反响不一,这与原产品本身的业绩和投资收益有较大关联。原先的高投资门槛放低后,能否获得更广泛的投资者支持,主要依赖于产品本身的收益与运作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事业单位有哪些类型
事业单位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不同。与行政单位的区别如下:
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属于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属于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按《公务员法》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不同的待遇。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大体可以分为"全额拨款"、"参公(即参照公务员)"、"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全额拨款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又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乡镇医院的差额拨款一般落不到实处,医院自身没有多少收入,不利于人民的身体检查和疾病治疗以及基层医院内部人员的稳定。希望政府部门能出台相关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自收自支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参公(参照公务员)"参公(即参照公务员)"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