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指的是-属于经的是什么

"属于经的"是指与经典相干的、具有权威性和普遍接受性的事物或内容。例如,"属于经的"可以指代古代的经典文献、经典的哲学思想、经典的文学作品等等。

具体来讲,"属于经的"可以用来形容以下各种情况:

1、 经典文献:如《论语》、《孟子》、《大学》等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和《圣经》、《古兰经》等世界宗教的经典。

2、 经典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世界宗教的思想。

3、 经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杜甫的诗歌、曹雪芹的小说等,和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现代文学作品。

4、 其他经典类型:如经典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情势,和经典的建筑、历史遗址等文化遗产。

“属于经的”意味着这些事物或内容不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且被广泛地接受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

七年级上册地理如何判断东西经,南北纬,及等深线的判读(最好图文并茂),急需!

(横纬竖经)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都是纬度,指示东西方向;与赤道垂直的都是经度,指示南北方向。

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在地图上判读经度时应注意:从西向东(从左向右),经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东经度;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西经度。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判读纬度:从南向北(从下到上),纬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北纬;从南向北,纬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南纬。

看图分析

A横向两条为纬线,上面的纬度数比下面高,为北纬,分别是30°N,60°N;纵向两条为经线,左边的经度数比右边大,为西经,分别是45°W,30°W。

B横向两条为纬线,上面的纬度数比下面低,为南纬,分别是0°,30°S;纵向两条为经线,左边的经度数比右边小,为东经,分别是45°E,90°E。

(这些只有两条线,是没有跨半球的,如果有跨半球会把半球分界线标出,东西分界—20°W,160°E;南北分界—赤道)

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海底坡度的大小。坡陡的地方,等深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深线稀疏。在同一条等深线上各点深度相等。在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深线距海平面的距离。

1)海岸线及等深线呈葫芦形、瓢形。

2)等深线在岸边较密,而且外圈浅、内圈深。

3)等深线内圈深度超过一般船吃水深度要求。

经:是指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如“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纪、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史书,即正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的书。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如《左传》;有以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历史著作,如《史记》;有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有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如《国语》、《战国策》等。

子:指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诸如《墨子》、《庄子》、《韩非子》、《本草纲目》、《梦溪笔谈》等。

集: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诸如《乐府诗集》、《古诗九十九首》、《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图书分为四部,即“经史子集”,又称四部、四库,四者又别称甲乙丙丁,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经、史、子、集都是了解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仔细研读,可增知长识,了解古文化精华,掌握典籍瑰宝,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发扬祖国文化光辉,熟习之后常能引以自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史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