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编制是指什么意思-城乡编制是指什么

城乡编制是指城乡计划的编制,通常包括城市和乡村地区的计划、建设、管理等内容。城乡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城乡调和、可延续发展,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乡编制需要综合斟酌各种因素,包括人口散布、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在城乡编制中,应充分斟酌到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实现城乡和谐共生的目标。

城乡是城镇还是农村

城乡是城镇还是农村

城乡是指城市和乡村的总称,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城镇通常是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它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城镇不等于镇,镇是有行政编制的一个单位,而城镇型居民点包括城市和集镇,统称城镇。城镇的特征包括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具有一定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公共设施。乡村是指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它通常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民风淳朴,以从事农业为主。

综上所述:

城乡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城市和乡村,涵盖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这个概念并不是单指城镇或农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行政区域划分设立的市、镇以及未设市的地区。城市按照其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业人口总数,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分别列为大、中、小三类。凡因本市、镇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需要,符合国家颁发的建制镇规划和国家规定的批准程序,报经批准后可以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一、首先我们要了解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等级与业务范围有哪些?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分为甲级、乙级 ,两个等级(资质有效期5年)

城乡规划编制业务范围是:

甲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编制业务的范围不受限制。

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可以在全国承担下列业务:

(一)镇、20万现状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二)镇、登记注册所在地城市和100万现状人口以下城市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

(三)详细规划的编制;

(四)乡、村庄规划的编制;

(五)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的可行性研究。

二、申请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办理条件和要求有哪些?

申请城乡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甲级资质 :

(一)有法人资格;

(二)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城乡规划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4人,具有其他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4人(建筑、道路交通、给排水专业各不少于1人);具有城乡规划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8人,具有其他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5人;

(四)注册规划师不少于10人;

(五)具备符合业务要求的计算机图形输入输出设备及软件;

(六)有4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场所,以及完善的技术、质量、财务管理制度。

乙级资质:

(一)有法人资格;

(二)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

(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城乡规划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2人,具有高级建筑师不少于1人、具有高级工程师不少于1人;具有城乡规划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5人,具有其他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0人;

(四)注册规划师不少于4人;

(五)具备符合业务要求的计算机图形输入输出设备;

(六)有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场所,以及完善的技术、质量、财务管理制度。

三、申请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单位需要提供申请材料有哪些?

申请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单位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

(三)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任职文件、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等;

(四)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执业资格证明、职称证书、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

(五)完成城乡规划编制项目情况;

(六)技术装备和工作场所等证明材料;

(七)其他需要出具的证明或者资料。

附言:

1、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初次申请,其申请需从乙级办理。

2、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取得资质证书满2年后,可以申请甲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

3、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或注册规划师年龄应当在70岁以下其中:

(1)甲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60岁以上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或注册规划师不应超过4人,

(2)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60岁以上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或注册规划师不应超过2人。

(3)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应当在60岁以下。

(4)高等院校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中专职从事城乡规划编制的人员不得低于技术人员总数的70%。

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