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报比是什么比什么-录报比是什么

录报比是指录取通知书发放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率,也就是报名人数除以录取人数。录报比可以反应出学校的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和生源质量,对考生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研究生报录比什么意思

报考此专业的人数与其实际录取的人数的比例

报录比=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

①一般来说,报录比中的“报考人数”是以“网报确认”人数为准;

②我们所看到的“报录比”都是统考的报录比。所以,在报录比中的“录取人数”即“统考录取人数”。也就是说,不能包括“推免人数”。

横向对比

横向对比即在同一年中,将不同的学校的报录比进行对比,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比如说,某同学打算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专硕),看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后,选出了A-的暨南大学和B+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的报录比38:1,暨南大学的新闻与传播报录比是13:1。如果从2021年两校的报录比来看,还是暨南大学更适合一些。

纵向对比

纵向对比即通过对比某个学校历年来的报录比,来考量这个学校是否适合自己。因为某些学校很多时候可能前一年的报录比较小,然后大家都发现了这个宝藏学校,下一年很可能就“炸”了。比如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2020年的报录比为5:1,到了2021年增长为35:1。

同理,也有可能前一年的报录比比较大,然后大家认为这个学校太难考了,所以下一年的人反而少了。比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2020年的报录比为22:1,到了2021年降为12:1。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

一般来讲,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

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报录比也分不同阶段:考前阶段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后阶段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

一般来讲,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