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靠什么生活过-黎族人靠什么生活

黎族人主要依托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等自然经济生活,同时发展了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多种非农产业。其中,水稻种植是黎族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黎族人民的主要食品来源之一。黎族还养殖牛羊等家畜,收集山果和野生动植物质源,制作工艺品和纺织品等。在商业方面,黎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从事贸易活动,制作和销售各种商品,如茶叶、丝绸、磁器等。在服务业方面,黎族人经营旅馆、餐厅、商店等各种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海南黎族人的船形屋有再怎样的外形特征?
在我国海南岛上,有一些人以船为家,只不过,他们不是生活在水上,而生活在陆地。房屋也不是船,而呈船形,这就是黎族人有名的“船形屋”。
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黎族民居建筑之一种,流行于海南黎族聚居区。
船形屋多用竹木搭建而成,外形酷似船篷。一般分为三间,中间为厅,两边为居室;也有前后两间的,前面炒厅,后面为居室。
船形屋又可称“船形茅屋”,黎语称之为“布隆亭竿”或者“布隆篝峦”,民居形式恰如一只倒扣在地上的船只,虽然结构及装饰上有许多变化,但总体样式不变。
黎族船形屋平面呈纵长方形,由两端山墙入口,最原始的船形屋顶和墙合而为一,屋盖呈半圆拱形,整个外形轮廓更像一艘倒扣的船。
船形屋状如船篷,用竹木扎架构成轮廓,盖以茅草。屋内设有间隔,用藤条或竹片编成地板,离地约半公尺,家畜可自由从下面经过。
船形屋的屋顶用料有5层:立柱后,用木条、竹子从上至下搭成屋架,用红白藤捆牢,然后把编成片的茅草沿屋檐一层层往屋顶铺盖,并在屋顶侧面留一两扇能开关的门窗。
黎族人是怎样水田耕作的?有何民族特点
1、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在黎语种叫“打登”或是“模欧”。海南汉语叫“秀面”和“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2、黎寨妇女精于纺织和刺绣,凭着灵巧的双手,用简单的工具便可织出精美图案的头巾、上衣、石榴裙等黎锦民族工艺品。
3、寨里黎胞能歌善舞,山歌对唱曲调优美,抒情动听;传统的《打柴舞》、《米舞》、《钱铃双刀舞》等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吹奏鼻笛合铜笛,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4、海南岛上少数民族众多,而黎族,可谓是民风最开放了,女子长大了,变在房子边搭个小寮,随便哪个男子如果互相中意,就可对歌入住。如果结婚了,长子往往不知道父亲是谁。
5、海南黎族祖先原生活在上海,以船为家,后迁入陆地,为怀念先祖的船家,在陆上盖成船形屋。寨里的男人留长发结鬟于额前,以红布或黑布缠头,上衣无领对胸开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黎族
黎族种植稻谷的历史悠久,在唐朝徐坚的《初学记》里就说:“《广志》曰:‘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
到清朝时,文献谈到黎族地区稻米生长情况时就说:“依山涧为田,所获较外间数倍,其米粒大色白,味颇香美。”
除了种植稻谷以外,黎族人民还种植杂粮。主要有红薯、玉米、花生、木薯、豆类等。
耕牛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生产工具,黎族地区的耕牛以水牛为主,黄牛较少,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在1949年前由于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原因的制约,黎族地区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极其缓慢,直到民国时期的水利设施仍十分落后,对此,《琼中县志》是这样描写的:“民国期间,县境内农民常以火烧石头,凿渠引水,用木条、树枝、杂草、石头、泥土等建造临时性水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