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过程是什么样的-小学德育过程是什么

小学德育进程是指学校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进程。它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思想品德课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行和社会责任感。小学德育进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社会交往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德育过程就是儿童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
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 联系来看,小学德育只有遵循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 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小学德育过程的影响。从 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小学德育过程同时也是小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从区别 来看,小学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 有计划、系统地对 儿童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 德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儿童的主观 能动性,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儿童的品德,从而不断地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概括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既要 看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绝不能把一者 混淆甚至等同起来。
德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而知、情、意、行,指的是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在小学数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那么在新课改下我们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中去呢
一、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科学教育
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情境图片、应用题等资料,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我便根据其内容来渗透德育。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我告诉学生: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而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课程的不同时刻,渗透文化教育,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之奋斗的动力,进而实现双重教育的目的。再如:回收10吨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0千克,这就相当于少砍18棵大树。如果我们学生每人每个月回收2千克废纸,那么一年每人可以回收废纸多少千克照这样计算,我们全班同学一年回收的废纸大约有1吨吗如果按我们一个班级的同学一年回收一吨的废纸来计算,我们全校30个班一年回收的废纸大约相当于砍多少棵大树通过启发、感悟、计算,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不仅生动了课堂教学,还在理性的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浸染。
二、利用教材与生活实际更好结合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它与我们的衣食住行联系非常紧密。它甚至在科学、建筑、医学等方面也广泛应用。在数学课上我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来说一说数学的作用,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比如通过一年级的元角分知识学习,学生明白了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三、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数学的学习需要具有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要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巩固练习时,需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小心验算。时间久了就能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严谨的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这些和课堂上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示范及老师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教师的示范要多方面体现,一言一行,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会彰显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力量。所以,身为教师要时刻牢记这一点,通过严谨的教学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真正彰显榜样的力量。
四、利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数学这一门学科本身有很强的严谨性,而这一理念应贯彻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对数学教学中的概念进行讲解时,要尽量运用专业的数学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对公式的具体作用,要进行确切的讲解;板书的书写要有一定的条理,一定要在小学生中做好严谨认真的带头作用。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亲身实践和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得出结论,这样学生记忆牢固深刻。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间接培养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涵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开拓的精神。
五、利用数学中的`实践过程,来涵养师生共同
合作的价值和意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人才竞争外,还有品质、精神竞争,人事模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更需要大家精诚合作,才能成功。所以合作意识和合作模式的训练,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通过团体合作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使他们认识到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如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适用。
六、利用数学课后广阔空间,强化德育教育
任何教育都要分成课上和课下两部分,德育教育也不例外,课上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课下。课下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空间广阔而自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实现育人的目标。比如,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批改作业的方式,变简单的对错判断为宽松的交流体会,使作业成为师生隐性沟通的方式和空间。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非常受用,反响效果好。在这里,孩子们向我敞开心扉,在我的精心呵护下我们的园地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精心设计,思虑周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探索实现德育教育的方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