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补贴标准-公益岗补助是什么

公益岗位补助是针对在政府规定的特定公益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发放的一种补贴,主要用于补偿其工作期间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困难。补助的标准、期限和申请流程等由各地方政策规定,通常会根据该公益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因夙来肯定。补助的情势可以是现金、实物或其他情势的福利。公益岗补助是政府对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员的一种支持措施,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地方公益是什么补助
公益性岗位补贴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两大类。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在转制之前享受市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劳动组织从业人员,原则上在转制后的组织中可按照规定继续享受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直至退出该组织(男性最长补贴不超过60周岁、女性最长补贴不超过55周岁)。
符合公共利益的服务类岗位的范围具体包括: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托老托幼等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
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以缴费当月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作为基数计算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缴费额的50%。岗位补贴标准为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的50%。
因此,公益性补助是指由街道(社区)或其它经批准的劳务派遣组织安排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并对聘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工资、统一缴纳社会保险费、签订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由当地财政给予用人单位的补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