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读的现象-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浅浏览是指一种快速、简单、表面化的浏览方式,通经常使用于获得信息或文娱。这类浏览方式可能触及到阅读网页、浏览社交媒体帖子或简短的文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浅浏览现象:

1、 快速浏览:读者在短时间内浏览大量文本,不深入思考或理解文本的含义和细节。

2、 简单记忆:读者只是记住文本的主要内容或关键点,而不进行深度分析或理解。

3、 阅读式浏览:读者只是快速阅读文章的标题和开头部份,然后跳过其他部份。

4、 社交媒体浏览:读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浏览他人分享的信息,而不去深入思考或评价这些信息。

5. 文娱性浏览:读者只为了寻求文娱或消遣而浏览,对文本的内容和意义其实不感兴趣。

6、 电子浏览:读者使用电子装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浏览文本,而非纸质书籍或杂志。

浅浏览是一种非深度浏览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快速、表面化和被动。虽然浅浏览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和文娱,但它不能提供足够的深度理解和批评性思惟能力。因此,对需要深度学习和思考的任务来讲,浅浏览可能不够有效。

浅阅读:“知道分子”越来越多,“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浅阅读是一种浏览式、扫描式、“水过地皮湿”的阅读,其内容主要是资讯或娱乐性图文。

浅阅读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有一定必然性。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生活的空间场景不断变化,产生了很多碎片化的时间,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或者消磨时间,就产生了浅阅读的需求。

在这种碎片化的时间和不断变化的空间中,人们不大容易阅读深奥、系统的内容。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下,信息爆炸式增长,并通过各种媒介快捷地呈现,便有了浅阅读。

也就是说, 客观世界的丰富性、信息内容的无限性与主体拥有条件的有限性,导致了浅阅读的必然性。

浅阅读可以把碎片化的时间、多样化的空间充分地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帮助人们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消除寂寞感,这是其积极的一面。

但浅阅读的局限性在于造成了知识的表象化,使知识很难呈现其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 造成了“知道分子”越来越多,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如果说浅阅读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深阅读就是生产的一部分。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要有理论思维,就需要有深阅读的保障与支持。只有深阅读才能培养理论思维的习惯、达到理论思维的境界、形成理论思维的成果。

深阅读与浅阅则不同,对名著的阅读,无论你是男是女,什么年龄、什么背景,意气风发还是心灰意冷,这些名著都能带给你前所未有的心灵慰藉。比如,《巴黎圣母院》和《傲慢与偏见》。

在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是伟大的诗人,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小说家,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

这部伟大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深刻的意义,使它在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之后,还是在今天的人们所喜爱。

男主人公的傲慢、女主人公的偏见,其实都根源于阶级地位的鸿沟。女作家深刻的观察与才华横溢的嘲讽使本书闪耀着引人瞩目的喜剧光彩。

奥斯汀之所以成为十九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不仅只是因为她小说天衣无缝的结构和精湛精确的刻画技巧,而且也是因为 她的小说有着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深阅读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又是我们要克服的困难。

一些理论著作,虽然读起来会感到枯燥、晦涩,但会使人获得一种深层次的快乐。

(,向原作者致谢)

读《走向理性和清明》(一)

报载浅阅读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阅读趋势。所谓浅阅读,有人概括为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阅读,浅阅读的特征还包括疏离经典,将阅读单纯视作一种休闲与娱乐,或者某种纯功利性的阅读。浅阅读现象为一些有识之士所忧,因为它于人的人格成长、精神发展有碍。然而如何扭转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浅阅读倾向呢?专家们似乎也没有开出过什么良方。从前有人开列青年必读书,从《周易》到《明儒学案》,洋洋数十百种,根本看不过来,即使文史哲专家,又有几人能付之实践?其为有识之士所讥,并不偶然。一个人如不接触经典,即使把几部三流的侦探或言情小说读得滚瓜烂熟,也是与较深阅读与深阅读无缘的。人类社会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经典之多,浩如烟海。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文史哲及自然科学著作,难以数计。以我国论,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楚辞、南北朝小赋、志怪志人小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现代作家如王国维、陈寅恪、鲁迅、沈从文、张中行等的优秀作品,皆为经典。经典繁多,我们又如何选择,如何读呢?我想可以选择性之所近者,培养阅读经典的趣味,也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去读。今日读几首李白的诗,明天读一些苏东坡的词,后天则读郑板桥的尺牍,或者英国兰姆的《伊利亚随笔》甚或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都未尝不可。读得有趣,不妨多花些时间,觉得寡味,另找一本什么书,或者放下书本,去散散步、逛逛商店、打打乒乓什么的皆可。万不可认定某书是什么必读书,明明心不好之,或卒难通读,却硬着头皮去读,如此读书,终无益也。读经典成了开心事,其人之阅读必为较深阅读或深阅读。较深阅读或深阅读不必带有功利目的,它在让我们得到愉悦的同时,则将润物细无声地陶冶我们的情性、提升我们的质素,这是它的无用之用。然而,我们眼前的现实却是:除了学校作为教材的阅读,人们的确在逐渐疏离经典。读经典带来的愉悦,似乎很少有人领略了。我曾在课堂上问学生(大学本科生),读过《红楼梦》的请举手,约八十余人的课堂只寥寥二三人举手;我又说读过张中行文章的请举手,结果竟无一人举手,我的失望可想而知,这就是只讲功利的浅阅读带来的后果。周汝昌先生谈张中行文章的“文化内涵”时曾说:“这种文化之至美,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为的原故,已然和还在一步步地消亡。年青一代,语及此义,瞠目茫然,莫说领略,根本不能听懂这都是说的什么,这是堪忧的。”周先生的话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令周先生忧虑的现象大约于今更为烈了,莫说张中行,即鲁迅的文章又有几人能读能读懂!近年不少人提倡国学。提倡读《论语》《庄子》以及其他的各种经典,自然是好事,然而收效甚微,为什么?我想这与应试教育制度与人们的功利心态有关,应试教育之弊害,论者已多,如不能痛加改革,浅阅读之风只会愈加蔓延,以致侵浸人们的骨髓,导致民族精神品格与整体素质的下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啊。

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走向理性和清明》。理性清明,是我向往的境界,不论是在教书还是在做人上。

整本书阅读这套书买了也有些时日了吧,抗疫期间,学校停课,于是我拥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本来可以把这本书集中两三天的时间痛痛快快地读上一遍,但是没想到的是,我的时间被分割成无数个不堪入目的鸡零狗碎,根本很难沉下心来,去安静的阅读。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是我懒惰的借口。晚上儿子入睡以后不就安静了吗?这时候我常常掉在手机或者电影的泥淖中出不来。

隔三差五的读上两页,算没有让书上落很厚的灰尘。不厚的一本书,我还是读完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余老师的理性清晰的表述。

整本书阅读得纳入语文课程以后,一直备受关注,处于炙手可热的状态。前几年做过一个课题,是关于课外阅读的,对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研究有些许了解,所以对整书阅读比较感兴趣。

读了这本书,回过头来再去看当初做的课题,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那个课题我只做到了让学生读,至于如何指导、评价读的效果,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所以整个课题现在看来选题较大,研究的点不够集中,当然研究注定无法走向深入。我只好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安慰自己——语文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读余老师的这一本书,确实让我的思路变得开阔了。曾经的困惑,也觉得豁然开朗。我们只重视了,让学生去读,而没有把整本书阅读提高到课程的高度。也就是说,整本书的价值,我还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所以在实施的时候,囿于眼光和能力的限制,整书阅读仅仅局限于感觉和兴趣,没有真正发挥整书阅读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阅读就是生活,阅读就是学习,阅读就是成长,如何让整本书阅读成为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伙伴和资源?让整本书阅读能够超越基于感觉兴趣的课外阅读上升到课程的层面,思辨性读写就是一个重要的路径。

对这本书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余老师的这本书分三个部分:整本书阅读、思辨读写、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结合自己20年的实践经验,以《三国演义》《俄狄浦斯王》《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等阅读教学实践,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如何在整本书阅读中进行思辨读写训练,写得太好了。

余老师直言不讳的指出,当今阅读教学的现状量少质次结构一片感知,印证式阅读的主流。一篇千字文,不论怎样画团锦簇所承载的思想和内容总是有限的,但是随着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热爱心知识,渴望挑战,教材上那简单的几十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平时如果只读一些容量小,思想浅薄的短文,时间久了,学生就容易养成很随意散漫浮躁的阅读心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浅阅读。特别是近几年手机终端的兴起,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学生习惯了读一些快餐式的文章阅读,现状让人不堪其忧。

相反,如果读物的内容保持恰当的新鲜感与挑战性,保持略高于学生的阅读水平,长度和容量就需要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清晰,前后关联并出杂念,并且还要有一定的人生体验,知识背景和逻辑修养这一点,恰恰目前的阅读教学所稀缺的。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误解,认为思辨读写都是高中老师的事情。因为初中生所学的课文大都是感性的文学作品,作文主要也是记叙文写作,需要思辨阅读吗?看来这种认识是十分浅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