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行使的权利是谁授予的-国家机关行使什么权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行使的权利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审判权等。其中,立法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的权利;决定权是指国家机关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的权利;任免权是指国家机关任命和免职领导成员的权利;监督权是指国家机关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权利;审判权是指法院审判案件的权利。
国家机关应该怎样行使权利
国家机关应该怎样行使权利
国家机关行使权利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来说,国家机关应该:
一、依法行使职权。国家机关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违反法律、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同时,国家机关还应该依据法律规定,制定合理的行政规章和决策,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保障人民权益。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人民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人民的合法诉求和意见,国家机关应该积极回应和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三、接受监督制约。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必须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制约。内部监督包括行政机关的自我约束和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等;外部监督包括立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等。通过监督制约,确保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
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守法律、保障人民权益、接受监督制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公正、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法律分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2、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我国实行集体元首制)、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有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事权等。
3、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4、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是: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经济纠纷,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合法财产和其他各种合法权利,从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5、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我国各级人民检察院的职责是: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镇压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统一,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生产、工作、教学、科研等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从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6、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第六十一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5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