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公费医学生专业-哪些是公费医学生

"公费医学生"是指接受国家财政资助,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毕业后从事医疗服务的在校学生。一般来讲,公费医学生通常需要通太高考或其他相干考试来提拔,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学术要求和健康状态标准。

在中国,公费医学生的提拔主要由各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其录取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一些省分可能会优先斟酌成绩优良、专业背景优秀的考生。同时,公费医学生的名额数量也会遭到限制,因此竞争压力相对较大。

公费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了国家和社会的两重支持,需要承当起守护公众健康的重担。

公费医学生是什么意思?

公费医学生是指因学生成绩或品德优秀,国家为其免去高昂的学费,办理医疗保险,并且按月发放生活补助的一种奖励制度。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由国家包学费、包分配、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所以选拔严格,大中专院校学生当时受尽了周围同学和家长的羡慕。

1999年扩招之后的中专生、专科生和本科生一般来说都是自费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直到2014年才取消公费。

2007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16年起还有公费医学生、公费农科生。

扩展资料

中国的大中专院校扩招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动之一,同时也是教育自费化的伴生兄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1985年颁的,而真正有转折意义的扩招和自费生政策应该是1993年。

1993年,全国各大中专院校正式接收少量自费生,1998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新旧制度的转轨。

招生并轨后,不再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公费生)和调节性计划(含委托培养和自费生)的计划形式,统一实行一种招生计划,并统一录取标准,学生缴费(自费)上学,即1999年之后的中专生、专科生和本科生一般来说都是自费生,也有小部分属于委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