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遵循的阶段有哪些内容-服从遵循的阶段有哪些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当中,服从和遵守是相当重要的两个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幼儿期: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遵照规则、听从唆使和接受指点。
2、 少年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逐步构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心。
3、 成年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学会承当责任,并且开始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老年期:在这个阶段,人们的遵从度可能会下降,由于他们可能更加重视自我表达和自由选择。
以上内容几个阶段并非固定的,而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阶段而变化的。服从和遵守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且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
科尔伯格三阶段六水平记忆口诀是什么?
前习俗水平避免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人际和谐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法制取向和普遍伦理取向(社会契约和法律的定向阶段)。
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
①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②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③人际和谐定向阶段,又称“好孩子”;
④尊重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⑤社会契约和法律的定向阶段;
⑥普通的道德原则和良心的定向阶段。
柯尔伯格根据自己的大量研究,得出结论:
0~9岁儿童属前世俗水平;9~15岁,多属习俗水平;16岁以后,一部分人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达到的人数很少。柯尔伯格认为,这种发展的顺序是由低级阶段依次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这种顺序不能超越,具有不可逆性。
一个人的智慧发展与其道德认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却不是同步的。所以科尔伯格主张,必须使学生认知上的成熟达到能在原则上进行推理的水平。
科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的例子如下:
一、前习俗水平
1、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要点:避免惩罚,因而要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儿都是坏的。典例:该阶段的儿童只从偷药行为的后果考虑问题,因此,他们认为汉斯不该偷药,因为偷药会坐牢的。
2、相对功利定向阶段要点: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奖罚来定,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不好。典例:认为汉斯应该去偷药,理由是:谁让药剂师那么坏,药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或者不该偷药:如果妻子对他不好的话,无需自寻烦恼。
二、习俗水平
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要点:按照别人所称的“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如“偷”是不对的,“互助”是对的。典例:汉斯应该偷药,因为做一个好丈夫就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不这样做,最后妻子死了,别人会骂他见死不救,没有良心。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要点:尽本分、尊重法律的权威、法律不可改。典例:汉斯不应该去偷药,因为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混乱。
三、后习俗水平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要点:尊重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义务责任。典例:汉斯应该偷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远远大于药剂师个人对财产的所有权。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要点:最高阶段、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典例:汉斯应该偷药,因为和种种可考虑的事情相比,没有什么比人类的生命更有价值。
科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是指:
三水平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
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叫做“道德两难故事法”,其中最经典的一个故事是“汉斯偷药”。故事的主要情节为:汉斯的妻子得了重病,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够救她,而这种药只有一个药剂师能够配置出来,药价十分昂贵。
汉斯想了很多办法都得不到这种药,他到处借钱也没有借到,他哀求药剂师,药剂师也无动于衷。如果再得不到这种药,他的妻子便熬不过当天晚上了,于是汉斯想到了晚上去偷药。故事讲完以后,研究者会向被研究的儿童提出问题:汉斯该不该去偷药?
处在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儿童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他们的理由便是研究者做出判断的依据。
1、第一个阶段是前习俗水平里的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这个时候儿童还没有形成道德观念,还没有道德意识,他们判断的依据就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回答不该去偷药,因为偷药会受到惩罚,是不好的。
2、第二个阶段是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这时候儿童会在回答之前提出自己的问题:汉斯的妻子对他好不好?如果好,他们就觉得汉斯应该偷药,因为把妻子救活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如果不好,他们就觉得汉斯不应该偷药,因为不符合他的利益。
3、第三个阶段是习俗水平里的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可以叫做“好孩子”定向阶段。
此时儿童的判断标准变成了符合大家的意见,求表扬。所以他们的提问变成了:其他人是怎么看的?如果大多数人都支持汉斯偷药,那么他们就觉得应该偷药,因为偷药符合大家的意见;如果大部分人都反对汉斯偷药,那么他们也会觉得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不符合大家的意见。
4、第四个阶段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时儿童有了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并且认为法律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回答不该偷药,因为偷药触犯了法律,是不好的。
5、第五个阶段是后习俗水平里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儿童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共同商量讨论出来的,法律也可以重新修订的。所以这时儿童会觉得既然汉斯偷药救人会触犯法律,那么说明现在的法律考虑的还不够多,应该进一步修改。
6、最后第六个阶段是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叫良心道德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会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所以没有什么是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的,汉斯无论如何也该去偷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2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