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入国旗学校-如何考入国旗

“如何考入国旗”这个关键词多是针对不同领域的,例如中国国旗、美国国旗等。在不同的领域中,考入国旗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如果指的是国旗设计,那末通常为指参与国旗设计比赛或考取相干专业。通常需要提交个人作品,并经过评委评审落后行提拔。这类考试可能会包括设计技能测试和设计理念陈说等多个环节。
在美国,如果指的是国旗飞行员(Flag飞行员),则需要通过相干的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干证书才能担负。这个进程可能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的训练和最后的资历考核等多个环节。
考入国旗的具体方式取决于具体的背景和要求。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我会更乐意为你提供更准确的回答。
中国国旗是怎么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原来被称为红地五星旗,是在1949年7月由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的曾联松设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亦简称「新政协」)从全国各地的2992余件作品中选出,在两次的精细筛选后,有38幅设计入围,最后第32号曾联松设计的红地五星旗拔出,然而因为原方案的大五星中央镶有镰刀与斧头,一些人认为与苏联的国旗类似,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应拥有独特易识别的国旗图案,经过几番考虑后决定取出镰刀与斧头的图案,将设计改名为五星红旗。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发表征求启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革命人民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中,第四点规定:“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和政协主席团通过的制旗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为五星红旗,长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3/10,居左;四星较小,其外圆直径为旗高1/10,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旗杆套为白色,以与旗面的红色相区别。
中国国旗怎么来的
国旗是曾联松设计的。
曾联松(1917年12月17日-1999年10月19日),浙江瑞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原瑞安县小学(现瑞安市实验小学)、瑞安中学。
1936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的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这家原属于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的通讯社,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曾联松自己总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劲,总想多做点什么。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刊登了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他仔细读了几遍:祖国新生,群策群力,我为何不能一试。
曾联松经过十多天的绘图设计,拿出初稿: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象征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旗面红色相协调,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接着,曾联松又经过反复推敲,苦苦构思,确定五颗金星恰当位置。他曾设想把大星置于旗面的当中,小星环绕在大星的四周。为了使整个图案更加突出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周围这一特征,曾联松设计了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把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个历史的结论显示在旗上。
后世对曾联松的纪念
1999年6月,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举行《共和国之旗》首映式,以充满爱国主义的情调讲述了五星红旗的诞生过程。
1998年6月21日,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将第三届“电影创作源泉奖”授予电影《共和国之旗》的主人公、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先生,并邀请曾参加过第一届政协会议的雷洁琼女士颁奖。曾联松因病住院,特派长子曾一冲代领。
1999年9月,瑞安市政府在飞云江畔的外滩为当时尚在世的曾联松建起了一座铜制塑像。每年国庆节期间,瑞安外滩曾联松广场总是人山人海,武警瑞安边防大队、瑞安各中小学等单位,都会在曾联松铜像前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许多市民都会自发到现场参加活动。瑞安人民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曾联松这位乡贤的特殊感情,对伟大祖国母亲的美好祝福。
2004年9月23日上午10时30分,上海市政协隆重举行曾联松骨灰入嘉定长安墓园暨铜像揭幕仪式。曾联松墓地两米高的墓墙用瓷砖镶嵌成五星红旗,右侧是他年青时半身铜像,铜像基座有其手迹:“一得之愚献祖国,五星旗海壮山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曾联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来自浙江瑞安。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一说为3012幅 )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
2019年10月1日上午,习近平驱车来到党旗、国旗、军旗三面旗帜前停车肃立,向旗帜行注目礼。
扩展资料
图案确立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同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求启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从收到的3012幅图案中选出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关于国旗的讨论中,会议研究决定去除原设计稿中意识形态浓厚,且与苏联国旗相仿的镰刀斧头标志。最后形成以红色为底色,四小星拱卫大星的五星红旗方案。
毛泽东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革命人民大团结,因此,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而《史记·天官书》中也提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这一设计满足了各个阶级,各文化,各民族人群对于国旗的需求和想象,因此得到了普遍的欢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2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