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如何理解不愤不启
“不愤不启”是一个成语,源自《论语·述而》。它指的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进行启发引导,不要逼迫学生接受自己不愿意接受的知识或观点,否则会激起学生的反感,致使学习效果不佳。
在现代教育中,“不愤不启”的含义依然适用。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性,通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和理解知识。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引导或逼迫学生接受信息,以避免引发他们的抵牾情绪和反感。只有在学生愿意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请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悱:想说可是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能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不善于学习,不能够由此及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由此可见,孔子非常注重教育时机和方法。朱熹作为儒学大师,同样也非常注重教育的方法,他常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说理,使学生们如沐春风。他的一首《春日》便体现了他的这种教育方法,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到泗水之滨游览。乍一读这一句,还以为诗人真的去泗水之滨春游去了。但细细回味之下,觉得诗人到泗水之滨春游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泗水在今山东中部,在诗人生活的时代,早已沦陷在了金人的铁蹄之下。所以这里的泗水滨便只能是象征义,因为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所以,这里的泗水滨象征着儒学。于是,恍然大悟,诗人哪里是去春游呢?而是在告诉我们,他在春天依然在研究儒家典籍。
“无边光景一时新” ,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诗人继续用春游来象征研习儒家典籍的感受,放眼望去,触目皆是风景,没有一处不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这风景真的是太吸引人了。当然,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即便是随手翻阅,也会有全新的收获。他的另一层意思是,儒家典籍引人入胜的程度不亚于春光,快来一起研读吧。
“等闲识得东风面” ,人们很容易就能辨识出春天的面貌。在这里,诗人鼓励人们在学习时不要有畏难心理,因为儒家的学问是很简单的啊,简单到什么程度呢?诗人继续以春光为喻,就像人人能辨识、欣赏春光一样,人人都可以学习儒家学问,儒家的学问是没有门槛的啊。既然这么简单,那么就不要犹豫了,赶快学起来吧。
“万紫千红总是春” ,那些色彩缤纷的花儿都是春日胜景。在这里,诗人以“万紫千红”比喻学问门径,以“总是春”比喻学问真谛。为什么人人都可以修习儒家学说呢?因为儒家学说门庭深广,包容万象,人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问门径。虽然路径不同,学到最后,万境归一,最终都能领略到儒家学问的真谛。
这首诗通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春游踏青以及对春天的勃勃生机的感受来讲明一个道理:研习儒家典籍,懂得儒家学问的真谛,就能领略到无边的生机。一种道理,数种说法,诗人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30658.html